【兩會聲音】
史秉銳代表:堅定不移走好科技興農之路
“解決吃飯問題,根本出路在科技。”3月6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政協農業界、社會福利和社會保障界委員聯組會上強調。
“總書記不僅指明了未來農業發展的方向,也有力提振了地方推動鄉村振興的信心和決心。”全國人大代表、濟源產城融合示范區黨工委書記、濟源市委書記史秉銳認真學習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表示要認真貫徹落實,堅定不移走好科技興農之路。
在梨林鎮大許村,大型施肥機實現中耕增肥一體化,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一年之計在於春。連日來,中原大地天氣晴好,廣大農民搶抓農時,積極實施麥田春管,力保小麥穩產豐收。在河南省濟源市五龍口鎮留村小寨家庭農場,種糧大戶趙劉敏打開手機,展示了“軟件種田”的魅力。通過田間地頭安裝的氣象監測儀,麥田的溫度、濕度、墒情一目了然。啥時候澆水、施肥,澆多少水、施什麼肥,不僅有“智能化提示”,還有“專業化指導”。
“當科技為農業注入的‘養分’越來越多,種地已不再是單純的‘老把式’”。史秉銳代表說,新時代的農民要適時補上技術這一課,避免“與時代脫節”。
受去年夏秋雨水較多影響,濟源小麥播種期普遍推遲,苗情長勢較往年偏弱。由於管理科學及時,小寨家庭農場的2000多畝小麥大部分都長成了一類苗。近期的春耕植保,也全部採用機械化作業。使用無人機施肥打藥,工作效率是人工的幾十倍。麥田還全部實現了精准噴灌,節水、節肥還防止土壤板結,對小麥根系成長非常有利。
在梨林鎮種糧大戶王國群的麥田裡,無人機在進行噴洒作業,助力春耕春管。
農業科技水平的提升不止於技術應用,也表現在經營管理上。濟源富富康新農業植保專業合作社,通過帶地入社、帶機入社、帶資入社、人才入社等模式,整合了多種資源和技術,服務半徑已擴大到濟源各鎮乃至周邊縣市。這個由9家農業合作社組成的“聯合社”,通過智慧管理,兼具農資供應、大型農機、植保機械等功能,實現了耕、種、收、管、銷全程服務。農戶可以向合作社流轉土地,也可以支付一定的托管費進行土地托管。合作社全流程機械化作業,讓土地集中管理更加集約簡約。
“現代化農業體系的建立在於農業的轉型升級,農業的轉型升級離不開農業科技的推動。”史秉銳代表認為,要以創新為引領,加快農業與多領域科技進步融合發展,全面推動農業生產模式、營銷模式、管理模式轉型提升,以現代化農業的提質增效為鄉村振興蓄勢賦能。(時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