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鄭州:“千萬工程”引領 繪就和美鄉村新圖景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錨定建設農業強國目標,學習運用“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循序漸進、久久為功,推動鄉村全面振興不斷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鄭州市以建設和美鄉村示范村為抓手,建點、串珠、組團,打造和美鄉村集聚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春分時節,天氣漸暖,在新密市伏羲山樓院村,三五成群的游客賞花、觀景、悠閑自得。
坐落於少林河畔,隱匿於嵩山綠林之中的登封市玄天廟楊家門村,游客們在傳統村落裡體驗吃、住、游、學。
“南岸古道飲馬 屯裡畫中人家”。在滎陽市汜水鎮南屯村,現代化的數字田園鄉村從畫中走來,群眾笑逐顏開。
……
以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為引領,加快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是農民群眾的期盼。近年來,鄭州市以建設和美鄉村示范村為抓手,堅持走城鄉融合路子,建點、串珠、組團,打造和美鄉村集聚發展,促進鄉村全面振興。
行走“天地之中”,一批批和美鄉村示范村建起來了,村子美了,人氣旺了,村民富了,群眾向往的美好生活就在眼前。
旅客在伏羲山樓院村拍照留念。人民網 霍亞平攝
宜居——擦亮群眾“幸福底色”
沿著蜿蜒的山路,走進新密市伏羲山神仙洞村,一排排民宿錯落有致,行道樹下路燈在兩側依次排開,腳下的水泥路不斷延伸,“電纜”入地,生活垃圾分類,村子干淨整潔。
村民朱愛春經營著一家民宿,三層小洋樓,簡約大氣。“我們村原來是貧困村,‘守著金飯碗要飯吃’。后來,思路一變,靠著大自然賜給的美景,我們建起了民宿,旅游旺季時一天最多收入2000多元,一年下來能掙十幾萬元,比在外打工強。”多年來,朱愛春見証著村裡的發展。
自去年以來,鄭州市印發《和美鄉村示范村建設工作方案》,規劃先行,因地制宜做好村庄分類規劃,市縣兩級合力建設一批示范村,打造一批和美鄉村示范村,建立健全生態環境、村容村貌、公共衛生長效管理機制,確保村庄持久美麗。
近年來,全村主干道道路硬化率達到100%,自來水入戶率達100%,主干道路燈安裝率達100%,民宿農家樂達到二十多家,衛生所、文化站、志願者服務站、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等設施齊全,村民醫保參保率達100%,先后創建了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精品村、河南省AAAA鄉村康養旅游示范村。
鄉村要發展,環境是底色。走進新密市伏羲山樓院村,漫山遍野的野生杏花競相吐蕊開放,吸引眾多游客拍照留念。“每年都會和朋友結伴來賞花、爬山,品嘗農家飯。”一大早,鄭州市民張麗慧和好友驅車前往游玩。
“今天拉過來500棵苗子,打算繼續擴大杏花種植面積,環境美了,游客才會越來越多。”新密市伏羲山樓院村黨支部書記任彥明正盤算著打造一片露營地,滿足更多游客需求。
曾經的省級貧困村,如今“荒山”換“青顏”。聚焦“守底線、抓發展、促振興”,脫貧鄉村自我發展能力和脫貧群眾收入水平有了新的提升。截至2023年底,鄭州全市脫貧人口人均純收入20553元,增長13.48%﹔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16198元,增長12.02%。
登封市袁橋村風貌。人民網 霍亞平攝
宜業——打造“鄭”字號鄉村文旅品牌
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要在創造幸福生活上出實績。村庄顏值高了,環境美了,要想讓群眾日子越過越甜蜜,產業支撐是關鍵。
緊依黃河南岸,滎陽市廣武鎮張庄村的“河陰石榴”、“霸王”牌大蔥、“九妹”牌韭菜等農產品遠近聞名。67歲的“老把式”張丁泉不斷嘗試新路子,去年從遼寧營口引進新品種,帶動朋友種植連片李子,建起游客體驗採摘園,每畝收入兩萬多元。
“覽黃河美景、住精品民宿、品特色美食、享愜意生活!”滎陽市王村鎮司村黨總支書記房軻熱情地介紹黃河岸邊的“詩畫田園”。依托周邊豐富的景區資源,司村探索“鄉村旅游+康養民宿”的發展新路徑,村民們實現了“家門口”就業。
在距離少林寺5公裡處,坐落著一個中國傳統古村落——楊家門村。當地與公司合作,打造禪心居民宿項目,建成集食宿、功夫表演、田園康養等為一體的傳統文化研學體驗中心。“年后客流量逐步上升,周末要提前預約訂房,旅游旺季時人氣爆滿。”該項目民宿運營負責人劉艷玲介紹。
激活村民“腦瓜子”,增厚集體“家底子”,走好農文旅融合的“新路子”。在登封市袁橋村裡,游客熙熙攘攘。袁橋村是明清古村落,迄今有300多年的歷史。“村裡各類文化活動豐富,帶動500多人不出家門有錢賺,每年為集體經濟增加收入50至80萬元。”登封市袁橋村項目負責人王向人介紹。
依托竹林鎮長壽山景區優勢資源,鞏義市新山村開發特色旅游資源、完善基礎設施、大力招商引資,推介新山村吃喝玩樂項目,帶動了當地的三產經濟。……
如今,依托周邊豐富的景區資源,鄭州市堅持農文旅融合發展,因地制宜,發展休閑觀光、健康養生、民宿體驗等產業,打造“鄭”字好鄉村文旅品牌,為鄉村發展賦能增值。
鄭州市農委黨組成員、一級調研員雷全文介紹:“以城鄉融合為導向、發展產業為核心,在全市建設一批和美鄉村示范村,從東部平原地區、西部丘陵山區、近郊城郊結合部三類不同地區村庄的地域特征出發,發展鄉村組團建設。”
滎陽市汜水鎮南屯村風貌。人民網 霍亞平攝
和美——共建穩定安寧和諧美
因地制宜推進和美鄉村建設,不僅提升了鄉村文化產業的含金量,也豐富了鄉村群眾物質與精神生活。
走進滎陽市汜水鎮南屯村,一排排白牆青瓦、錯落有致的農家庭院﹔一片片生機盎然的共享菜園,在自動化噴灌中彰顯著滿滿科技感﹔平坦整潔的柏油馬路從村裡穿過,串起了一幅幅美好的鄉村畫面。
60多歲的程淑玲是滎陽市民,原來在市區居住,孩子在國外工作,退休后搬回村裡。四方的院子裡種了各類花花草草,家門口還有一片小菜地,她每天忙得不亦樂乎。
“這是西蘭花,那邊種有蒜苗,大家可以相互交換。我吃你的青菜,你吃我的韭菜,相處很融洽。村裡環境好了,鄰裡關系好了,心情自然很舒暢。”程淑玲笑逐顏開。
此刻,陽光洒在菜園裡,也照進了群眾心裡。
昔日“南岸古道飲馬”,今成“屯裡畫中人家”。80后村黨支部委員張巍巍放棄城市生活,甘願回村發展。“在外久了還是想回來。黃河從家門口穿過,見証著村裡的變化,裊裊炊煙,百姓安居樂業,這不就是我們追求的‘屯裡畫中人家’嗎?這不就是我們向往的美好生活嗎?”
在南屯村飲馬亭觀賞“黃河之水天上來”的波瀾壯闊,沿著黃河步道感受著萬裡黃河的力量﹔傳統與新生交織,賦予黃河岸邊群眾創造更好的生活動力。
去年,圍繞新啟動的20個和美鄉村示范村,鄭州市投入8億多元,全年鄉村建設投入達119億元。圍繞解決制約和美鄉村示范村建設的難點、堵點問題,鄭州市出台《和美鄉村資金獎補管理辦法》《鄭州市農村宅基地管理導則》《關於實施“三年強村計劃”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意見》等,確保和美鄉村示范村建設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鄭州市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為切入點,堅持點上突破、全面鋪開的思路,分層分類分批次,推動實現和美鄉村全域創建,有力有效推進鄉村全面振興。”鄭州市農委黨組書記、主任張勝利表示。
目前,鄭州市累計建成和美鄉村示范村67個,美麗鄉村示范村396個,打造精品休閑旅游線路7條,建成精品民宿287家,沿黃美麗鄉村旅游帶、環嵩山組團、長壽山組團、伏羲山組團“一帶三組團”基本形成,2023年,實現旅游收入超11億元。根據規劃,計劃到2025年底,鄭州市將建成100個和美鄉村示范村,其中迭代升級原美麗鄉村精品村50個,2023-2025年新建50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