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頻道

河南省新鄉市黃寨村村民李衛祥回鄉成為新農人

跟父親學養蜂 做直播幫鄉親(我的家鄉我建設)

方敏
2024年06月25日07:50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李衛祥在整理蜂箱。本報記者 方敏攝

  核心閱讀

  不久前,河南省新鄉市黃寨村村民李衛祥因為在直播中的生動表現引發大量關注,家裡的蜂蜜也隨之一售而空。在城市闖蕩多年,李衛祥選擇返回家鄉,跟父親學養蜂、教同伴技能、給村民帶貨……在他的帶動下,不少年輕人也選擇了回鄉發展,在農村的廣闊天地中實現人生夢想。

  “哥們,你這蜂蜜保‘真’嗎?”一名小伙在網上直播賣蜂蜜,有網友過來調侃他。

  小伙翻出一段視頻——他在蜂箱旁,一隻蜜蜂突然落到嘴上。畫面一轉,他的嘴角被蜇腫了很大一個包,造型活脫脫像網絡爆紅的表情包。

  網友們看到他的窘態,笑得前仰后合,紛紛下單,家裡的蜂蜜很快賣完。

  小伙名叫李衛祥,家住河南省新鄉市原陽縣路寨鎮黃寨村。前不久,他在網上靠著直播賣蜂蜜引發了大量關注。

  在城市闖蕩多年,李衛祥去年返回鄉村,並“決定不走了”。近日,記者找到了李衛祥,採訪了他的故事。

  緣起——

  回到家鄉養蜂

  當上帶貨主播

  從鄭州出發一路向北,到原陽縣隻需一小時。14時30分,記者趕到黃寨村時,李衛祥正給他父親幫忙,將一個個蜂箱裝車,運往西北邊輝縣市的村子裡,繼續放蜂採蜜。

  一個蜂箱重約80斤,23歲的李衛祥身板不大,但他搬了一箱又一箱。父親李如秀,今年58歲,在旁偷樂:“娃長大了!”“以前?反正不勤快,嘿嘿嘿。”

  李衛祥聽到了,傲嬌回應:“我現在要學養蜂技術,必須上心。網友叫我‘養蜂少主’,這名頭我可接下啦。”

  “為什麼做直播?之前是干什麼的?未來有什麼打算?”看到這個年輕小伙,記者想了好多問題。

  15時,蜂箱都裝好了,運蜂車從原陽縣出發去輝縣市。村道上,車輛難免顛簸。李衛祥也回憶起他的“顛簸”人生:“我上學時成績一般,初中畢業后就去打工了。當過廚師、理發師、銷售、健身教練、客服,但一直不是特別順利,所以老是失敗、嘗試、又失敗。”

  座位旁,李衛祥的父親老李,話不多,黝黑的臉上總帶著笑。記者追問,他才講幾句:“也想過讓他跟我養蜂,但怕他吃不了苦,忙時直不起腰”“兩個月花期,要一個人待在深山裡,無聊”“有時山裡睡覺,有蛇爬到床頭……”

  更讓蜂農們頭疼的,是蜂蜜賣不出好價。老李給記者算起了賬:他家裡一年產蜜5000斤,基本都賣給收購商,一斤蜜才10元錢。冬天不是花期,要給蜜蜂們准備成噸的口糧,一年成本近2萬元。若刨去人工,賺不了多少錢。

  “我們的轉機,一直到去年10月才出現。”李衛祥說。

  當時,老李讓待在家的李衛祥幫忙拾掇菜地。李衛祥不想去,躲在蜂蜜倉庫裡刷短視頻。屏幕裡,不少帶貨主播滔滔不絕。這讓李衛祥精神一振,不服氣的勁頭上來了:“他們直播視頻的質量我也能達到,家裡還有蜂蜜可以賣,我也可以試試。”

  說干就干!李衛祥買了打光燈、手機支架,注冊了賬號,信心滿滿。

  第一天,直播觀看人數13人﹔第二天,9人﹔第三天,7人……每天播3小時,李衛祥越播越無奈:咋越播人越少?

  成長——

  參加直播培訓

  找到流量密碼

  15時20分許,我們乘坐的運蜂車駛出村道,上了省道。

  李衛祥的事業也在今年2月駛入新路——當時,村民的微信群裡跳出一則消息:縣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要在村裡組織電商直播培訓,滿30人就開班。

  李衛祥眼前一亮,跑去村支書家問:“培訓收錢不?”

  課程是免費的,來自新鄉市鑫長庚職業技能培訓學校的老師講課很實用。視頻咋剪輯、直播咋說話、腳本咋創作、小店咋開設……李衛祥聽得起勁,也發現了自己的不足。

  課程每天兩小時,一共15天。李衛祥一天不落,覺得自己掌握技巧了,馬上就能大干一番。

  “直播帶貨得有特色、得提前設計台詞。”想著老師的指導,李衛祥找出多年不曾用過的紙筆,寫起腳本來。

  可惜,直播間人氣也就幾百人上下,仍然不溫不火。老師說的特色,李衛祥還是沒有找到。

  4月11日,直播出“事故”了,“特色”卻被李衛祥找到了——他沒有戴紗網帽,直接在蜂箱旁直播,不小心被蜜蜂蜇了,嘴角就腫了一個包。直播間裡,許多網友紛紛表示“太好笑”。有網友之前質疑李衛祥帶貨的蜂蜜質量不可信。這回看到他被蜇腫的嘴,終於表示“確實是真的”“願意買”。

  突然增加的流量,讓李衛祥立刻覺察到了自己可以走幽默路線。下播后,李衛祥回憶起老師講授的方法,將直播素材剪輯成短視頻,放在了網上。

  然后,李衛祥就火了。

  “當時,好多平台都在轉發我的這個作品,還有很多營銷號二次加工。”回憶起當時的情況,李衛祥還有點小得意。

  視頻火了,李衛祥的小店也火了。從那時候開始,小店每天賣出蜂蜜超過140單。一單蜂蜜1斤裝,每斤38.8元。

  這回輪到老李驚詫了:“真這麼多人買?”

  帶動——

  傳授直播技能

  幫助鄉親帶貨

  17時許,運蜂車到了輝縣市馬頭口村北邊的山腳下。還是這片林地,老李每年6月都在這裡放蜂,一放就是20多年。“今年不一樣,兒子和他朋友李賓也過來幫忙了。”老李很開心。

  黃寨村村民李賓,今年27歲,辭了新鄉市的輔警工作,找到李衛祥,“祥子,看你直播做得挺好,能不能也帶一帶我?我也想試試。”

  李衛祥一拍胸脯:“我們一起干吧。”

  白天,李衛祥幫老李採蜜,教李賓怎麼調設備、做直播,晚上還要教他如何剪視頻。抽一點空,兩人還會一起商量寫短視頻腳本。“這些技能都是市裡的老師免費教我的,我現在再免費教他。”李衛祥說。

  李衛祥成了當地名人,陸續有家鄉的人找他幫忙,他都一口答應。

  “祥子,我家還有蜂蜜沒賣完,你能幫忙不?”前不久,村民李如朵上門求助。

  李衛祥很慎重,先跑去查看蜂蜜質量,“我不能賣給網友不好的蜜”。確保質量后,李衛祥又在直播間裡賣力吆喝起來。靠著他一股子真誠、朴實的勁頭,李如朵家的300多斤蜂蜜,不到5天全部賣光。

  “衛祥娃,真是中啊。”拿到錢,李如朵的臉笑成一朵花。

  鄉親們的表揚,更鼓足了李衛祥的干勁。“我還可以為大家做更多事呢!”最近,李衛祥和幾個村裡小伙伴成立了小群,閑時會去村裡串門、找商機。村民們說:“村裡的西紅柿、黃瓜、紅薯粉條,質量都很好,可就是愁銷路。”聽到這裡,小伙子們笑了:“隻要你們保証質量,我們可以幫你們賣。”

  走在黃寨村,記者發現,這是豫北一個較為普通的村庄。日常見到最多的是老年人,年輕人不多。“村子的希望,恰是在年輕人的身上。”黃寨村黨支部書記李巧鳳看問題很透,“衛祥娃帶了個好頭。”

  李衛祥確實帶了好頭,有不少年輕人也回到了村裡或是准備回村。“農村天地廣闊,大有可為。以前,我們父輩的農具是鋤頭鐵鏟,而今我們的農具可以是手機。”李衛祥說,“讓家鄉變得更好,如果我們能出一份力,更覺得自豪。”

  採訪快結束時,老李在一旁已扎好了帳篷,李衛祥也搭好了直播台。最近,他們要在輝縣市的村子裡駐扎大約兩個月。除了幫父親養蜂、採蜜,李衛祥還要接著做直播。

  採訪中,有一幕場景讓記者印象深刻——擔心父親腰痛,李衛祥主動拿起父親的扁擔,挑起水來。老李則拿起兒子的直播架,走在了兒子前面。遠處,巍巍太行山成了直播背景。近旁,蜜蜂飛舞,嗡嗡作響。

  期待有更多像李衛祥這樣的新農人,像蜜蜂一樣,用新技術為家鄉釀出更多新蜜。

(責編:於思遠、辛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河南科技小院聚智助力鄉村振興
  • 中原沃野煥“新機”
  • 河南推進“人人持証、技能河南”建設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