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進入主汛期 河南數字技術助力防汛抗洪
七月以來,黃河進入主汛期,河南啟動黃河防汛和洪水防御四級應急響應。
“嗡嗡嗡……”7月20日上午,在數字孿生黃河河南創新實踐基地,一架無人機從機艙內騰空而起,向著黃河河道飛去,對防洪工程、灘區、灘沿進行巡查。
這是由河南河務局自主研發的河道巡查預警機。
全天候、全自動河道巡查預警機出倉巡查。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程序都設定好了,預警機全天候、全自動對黃河進行定時定軌跡巡查。”鄭州河務局副局長劉遂林介紹,“巡查過程中,預警機還可以通過智能算法對防洪工程健康狀況進行評估,實時識別河勢變化以及堤坡坍塌情況,並進行預警推送。”
河道巡護員日常巡壩查險。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有了巡查預警機,還是不放心。作為一名“資深”河道巡查員,惠金黃河河務局馬渡工程管理班長翟國學對可能存在的風險了如指掌,最讓他擔心的是壩基的穩定性。
“深水下的壩基有沒有走石,肉眼根本看不到,預警機也發現不了。”翟國學和隊員們每天都要對負責河段巡壩查險,其中一項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通過探水杆探測壩前沖刷坑的深度,以此判斷根石狀況和風險程度。
“人力巡查效率低,安全性差,且精准度不高,難以滿足新形勢下的防洪需求。”劉遂林表示。
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更加高效、精確地獲取壩前水深數據?近年來,河南河務局數字孿生黃河第三創新團隊不斷進行研究,今年終於攻克這一難題。
飛航一體測繪無人船起飛。人民網記者 王玉興攝
滔滔河水,奔涌湍急。在工作人員的熟練操作下,黃河岸邊一架飛航一體測繪無人船緩緩起飛並穩穩降落在水浪之中,通過自動巡航輔以手動微調,無人船開始進行水下地形測量,並將數據實時上傳至安全動態評價系統,為黃河防洪工程險情早發現、早預警、早處置提供了新的技術支撐。
劉遂林介紹,飛航一體測繪無人船採納了創新性的“雙體半潛+側向矢量推進”設計,有效緩解了河水波動及紊流對測量精確度的影響。同時,無人船搭載雙頻聲學水深探測系統,針對黃河特有的高含沙量環境進行了優化,顯著提升了在復雜條件下測深數據的可靠性。
據了解,為了更有效地確保黃河安瀾,近年來,“數字孿生黃河”技術被引入黃河防汛抗洪工作。通過這一技術,將原型的和物理的黃河虛擬化,把它“裝進”計算機,實現孿生黃河與實體黃河達到同步仿真運行,從而為黃河水利工程監測、優化調度和水資源優化配置等提供經驗和決策支持。
“作為‘數字孿生黃河’水下數據的重要採集工具,飛航一體測繪無人船將常態化服務於黃河防洪工程的快速、准確、可視化‘健康體檢’,為險情‘搶早、搶小、搶住’發揮關鍵作用。”劉遂林說。
數字助力,安瀾有方。如今,在黃河河南段靠河工程上,一座座監控系統全天候“注視”腳下的黃河,一塊塊“智能石頭”時刻充當著守護壩體安全的“偵察員”,一處處自計水尺實時“上報”黃河水位……一系列信息化裝備構成的壩岸險情預警系統、天眼巡河系統、視頻會商系統,讓黃河防汛抗洪“耳聰目明”,更加智能,更加精准。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