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國慶假期各地豐富文化產品供給,滿足群眾文化需求

文化滋味濃 文旅活力足(文化中國行)

鄭海鷗 王 玨 何思琦
2024年10月08日08:05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文化滋味濃 文旅活力足(文化中國行)

  安徽宣城宣州區水東鎮,游客正在體驗皮影戲。

  李曉紅攝(影像中國)

  江蘇昆山錦溪古鎮景區游客眾多。

  楊惠新攝(影像中國)

  文博場館,展覽講座豐富多彩﹔影院劇院,文藝作品精彩紛呈﹔古城古村,民俗展演各具特色……國慶假期,人們走出家門,領略大好河山,品味文化魅力。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讓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為經濟發展增動能增效益、為旅游休閑增內涵增魅力、為城鄉社會增正氣增活力。”文旅市場活力迸發,折射旺盛的文化需求,也照見文化和旅游的高質量發展。

  創新文旅業態

  持續升級迭代

  國慶假期,廣大群眾走進革命聖地、紅色舊址、革命歷史紀念場所,接受紅色精神的洗禮。

  國家博物館推出“風展紅旗如畫——館藏紅色經典文物展”,系統展示了革命年代的紅旗、新中國成立后的五星紅旗和黨旗等紅色文物,以及100張新時代以國旗為主題的高清照片,並首次以裸眼3D技術動態展示國旗。鮮艷的中國紅,扣人心弦的故事,吸引參觀者駐足。

  “64年前,30萬林縣人民一錘一钎,在懸崖峭壁上修成了全長1500公裡的紅旗渠……”河南安陽紅旗渠紀念館內,游客們聽講解、看演出,體會“自力更生、艱苦創業、團結協作、無私奉獻”的紅旗渠精神。

  貴州貴陽,前來長征數字科技藝術館參觀的游客絡繹不絕,國慶假期這裡每天演出9至11場,日均接待游客超6000人次。山東濟寧金鄉縣羊山景區是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范基地,國慶假期迎來眾多自駕游參觀者,當地組織志願者耐心引導往來車輛有序排隊。

  許多人走進鄉村社區,在鄉村旅游節、音樂會、藝術展等活動中擁抱自然、尋味鄉愁。

  舊牆老屋、窄巷房頂變成展覽空間﹔村民與作為“文化產業特派員”的藝術家共同創作融入本地文化元素的藝術作品﹔竹編裝置現代舞巡游邀請社區舞蹈隊參與表演……國慶假期,廣東佛山南海區丹灶鎮羅行社區的“羅行藝術墟”活動,共計接待游客約14.7萬人次。活動不僅為社區居民帶來一場藝術盛宴,還向游客開啟一扇深入了解當地文化的窗口。

  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各地推動文化和旅游融合發展,人們在領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靈之美。文化和旅游部產業司相關負責人表示,各地持續提升傳統業態、培育新業態、新場景,“跟著演出去旅行”“跟著賽事去旅行”“跟著影視去旅行”“跟著非遺去旅行”持續升級迭代。

  湖南醴陵,2024湖南(醴陵)國際陶瓷產業博覽會推出了3個大類18個主題活動,豐富游客的體驗﹔山東棗庄冠世榴園景區設置“山野雅集”集市、古箏演奏、石榴採摘、漢服表演等多種活動,吸引游客參與。

  夜幕下燈光與水霧交織,音樂和流水共鳴,一幅流動的山水畫卷在貴州安順黃果樹瀑布前緩緩展開。借助數字技術,夜游項目正成為景區的一張新名片。“一碼游貴州”平台於今年8月全面升級上線,匯聚了貴州全省景區門票、酒店民宿、旅游攻略等。近年來,貴州大力推進智慧景區建設,加快提升旅游服務質量和游客體驗。依托數智技術打造的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旅游新業態,持續助力貴州多個景區“出圈”。

  親近傳統文化

  融入日常生活

  “鄉土情深”農民畫作品展、“書時代精神”書法展、“童心迎國慶”青少年現場書畫大賽……筆下有文化傳承,紙上有時代風貌,在浙江嘉興,廣大文藝愛好者以筆墨色彩描繪出對祖國的熱愛與祝福,以及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暢想。“這個假期歡樂、祥和,充滿文化氣息。”市民姜文碩說。

  各地廣泛開展豐富多彩的非遺傳承實踐活動,展現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天津舉辦京津冀非遺聯展,以二十四節氣為主線,展示京津冀三地近百個非遺項目﹔廣東開展粵魯兩地非遺交流展、專場演出等活動,以南北非遺演出“碰撞”出文化交流的火花﹔貴州舉辦“多彩貴州游·非遺伴你行”系列活動,為游客提供沉浸式文化體驗。

  讓更多文物和文化遺產活起來,營造傳承中華文明的濃厚社會氛圍。

  今年7月,“北京中軸線——中國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被正式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國慶假期,許多市民游客“打卡”北京中軸線,在行走中感受北京城市特色與文化底蘊。

  漫步京杭大運河最南端的拱宸橋,橋東岸的運河文化廣場上游人如織﹔橋西岸的“大運河新三館”以信息化手段全景展現運河前世今生……隨著國家文化公園建設扎實推進,文物和文化資源家底不斷夯實,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空間不斷拓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逐漸融入日常生活。

  經過近一年的閉館修繕,北京西城區的梅蘭芳紀念館在今年國慶節前重新開放,帶來文化與科技融合的視聽呈現。“今年國慶假期的觀眾比往年大幅增加。”梅蘭芳紀念館副館長王兆仁說。

  景中看戲、戲中賞景,腳下是青磚、抬頭有黛瓦……在保護傳承歷史文化風貌的基礎上,各地歷史文化名城名鎮名村和歷史文化街區接連推出新穎活動、特色文創,讓游客充分感受中華文化魅力。

  與“蘇軾”對詩,和“李清照”合影,江西南昌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推出“一城煙火·半城詩”主題IP原創特別展演活動,受到了市民游客的歡迎。“游萬壽、賞古風,再加上詩詞文化的魅力,我們有滿滿的參與感。”南昌市民鄒艷說。

  身著漢服、手持團扇,在河南洛陽的洛邑古城,游客們沉浸在古色古香的氛圍中,伴著華燈游園,品味古都文化。國慶假期,洛邑古城亮燈時間延長至午夜零時,九州一夢、洛水詩畫等國潮演藝不斷,總客流量達90.2萬人次。

  增加優質供給

  提升服務水平

  台上,群眾當主角,歌唱祖國﹔台下,觀眾齊捧場,氛圍熱烈。一連7天,“群眾大舞台·有才你就來”活動在陝西旬邑縣舉辦,群眾文藝團隊帶來舞蹈、合唱、秦腔、器樂、詩歌朗誦等,節目連場、精彩不斷。

  國慶假期,各地公共文化服務活動提升質量、加大供給,廣大群眾到圖書館、文化館、美術館等文化場所學習充電、放鬆身心。

  “從10月1日起,蘇州圖書館的圖書借閱冊數提升為每位讀者最多借閱20冊。”江蘇蘇州市民吳靜雯一大早便帶著孩子來到圖書館,“和家人一起多讀書、讀好書。”

  走進博物館感受中華文明,是許多人假期出行的首選。國慶假期,“大道之行——儒家文化特展”在故宮博物院展出。“能看到儒家文化的脈絡、感悟儒家文化的理念,收獲很大。”來自江西的參觀者衛新建說。此外,五年一屆的全國美術作品展覽在中國美術館舉行,佳作薈萃,觀眾如雲。

  山東曲阜,孔子博物館開展了24場主題研學課程,“孔博尋珍記”將文物知識與尋寶游戲相結合,“食禮和德”“指尖上的技藝”主題研學內容豐富。“一次參觀就是一場學習。”曲阜師范大學文學院學生臧筱珂說,“博物館為我們提供了走近孔子、學習文化的機會。”

  數據顯示,我國已建成公共圖書館超3300個,文化館、博物館超1萬家,建成近4萬個新型公共文化空間,廣大群眾得以享有更加充實、更為豐富、更高質量的精神文化生活。

  街頭巷尾,同樣有精彩演出。2024“情系長江·放歌荊楚”湖北省群眾合唱示范展演,為武漢市民游客帶來假期觀演新體驗——75支合唱團在黃鶴樓、東湖綠道等景區以及大街小巷放聲歌唱,游客常常與合唱隊不期而遇,並參與其中。

  神州大地,節慶氛圍濃厚,奮進精神勃發。加快建設文化強國、旅游強國,各地推出優秀文化產品、優質旅游產品,人們在文旅發展中豐富文化生活、在時代氣韻裡更加堅定文化自信。

  (本報記者朱磊、李剛、黃嫻、李蕊、張文豪參與採寫)

(責編:黃莎、楊曉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黃河鄭州段未雨綢繆防大汛
  • 奧運級弓箭河南智造
  • 鄭州:愛心暑假班 家長放心孩子開心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