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鷹城實踐新篇章特別報道·時代之問 鷹城答卷
走好改革路 打好創新牌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鷹城實踐新篇章
10月14日上午,以“走好改革路 打好創新牌 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建設鷹城實踐新篇章”為主題的“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河南實踐”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平頂山專場在鄭州舉行。在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媒體記者圍繞平頂山創新發展、城市建設管理、“兩城”建設、立體交通網和現代水網建設、和美鄉村、產教融合、重點產業群鏈培育、醫療健康服務等方面積極提問。市委書記陳向平,市長李明俊,市委副書記、政法委書記岳杰勇,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羅福迎,副市長許紅兵、史曉天逐一回答了媒體記者的提問。
聚焦科技創新
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 走出一條創新引領轉型突圍的路子
科技日報記者:前一段時間我到平頂山採訪,感受到平頂山正在加大科技創新力度、加快轉型升級步伐。請問作為資源型城市,平頂山是如何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從而推動轉型發展的,具體有哪些做法?
陳向平: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也是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根本出路。近年來,平頂山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開展“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探索實踐,圍繞建平台、強主體、攻難關、促轉化打出“組合拳”,走出了一條創新引領轉型突圍的路子。在具體舉措上,主要是在5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破除路徑依賴,不斷夯實創新基礎。下定決心擺脫戀煤情結、樹立創新思維,突出抓好“兩大支柱”:一個是高能級創新平台,以此作為提升創新“濃度”、決勝科技賽場的主抓手,搶抓國家強化戰略科技力量和我省調整創新資源布局的歷史機遇,積極推進實驗室、產業研究院等研發機構建設,省級以上創新平台達到336家,主導產業骨干企業研發平台實現全覆蓋。另一個支柱是多層次創新主體,堅持讓企業當主體、讓人才唱主角,推進“微成長、小升高、高變強”梯次培育,開展科技型中小企業“春筍”、高新技術企業倍增、創新型企業樹標引領三大行動,實施“十萬大學生集聚工程”,推動技術、人才、資金等各類創新要素向企業集聚,促使創新型企業量質齊升。
二是聚焦產業需求,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堅持市場驅動、需求導向,建立“名企+名校”協同創新機制,支持龍頭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集中攻關,引領產業實現技術迭代和顛覆性革新。僅去年一年,我們就組織制造業骨干企業實施重大科技創新活動140余項,特殊性能鋼、超高純銅、半導體碳化硅等領域一大批關鍵技術獲得突破並落地量產。我們突破己二腈這一技術之后,實現原料自主供給,有效解決了關鍵原料受控於國外廠商的問題﹔自主研發的尼龍66原液著色技術,助推企業成為全球最大的尼龍色絲生產基地﹔舞鋼公司開發出世界首批132毫米厚特種臨氫鉻鉬鋼。
三是開辟新的賽道,在細分領域搶佔制高點。在力促傳統產業迭代升級的同時,注重依托科技創新開辟新領域、塑造新優勢,在新材料、生物醫藥、新能源儲能等重點領域搶佔先機,催生了一批專精特新企業。碳新材料超高功率石墨電極產能位居全國第一,人造特種石墨全國市場佔有率70%﹔創新藥阿茲夫定成為全球首個核苷類雙靶點抗艾新藥和首款國產新冠口服藥﹔平高集團開創全省儲能商業化市場運營先河,電池儲能系統市場佔有率和儲能容量均居全國第一。
四是堅持龍頭牽引,促進創新鏈和產業鏈精准對接。加強重點企業與知名高校、科研院所之間的科技合作,“一鏈一策”推動鏈條延伸和協同配套,圍繞頭部企業、專精特新企業量身定做支持方案,幫助企業做大做強,進一步打通“政產學研金”通道,產業整體實力和核心競爭力顯著提升。中國平煤神馬集團發揮鏈主企業帶動作用,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一流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研究院,跟蹤前沿技術、聯合開展技術攻關﹔與英威達、福建恆申集團等國內外一流企業合作推動產業鏈往下游延伸、向高端邁進﹔牽頭設立省尼龍產業研究院、省尼龍產業技術創新中心等應用技術平台,依托生產線建設尼龍纖維全流程實驗室,把實驗室和生產線貫通起來,實現了小試、中試、規模化生產無縫銜接。
五是注重政府引導,打造近悅遠來創新生態。注重將政府“有形之手”和市場“無形之手”結合起來,針對產學研用銜接不緊問題,實行“企業出題、政府立題、科研機構答題”等機制,充分激發創新創業積極性﹔針對科技成果轉化不快問題,完善“研究—開發—產業化”創新鏈條,架起科技成果產業化的“鐵索橋”,同時組建產業基金、科技成果轉化基金,大力發展科創金融,積極發展概念驗証服務,促使科研成果加速走向生產線、融入產業鏈,有效形成現實生產力、新質生產力。
聚焦“兩城”建設
瞄准國家重大戰略和市場需求
打造“雙核”發展共同體
河南日報記者:剛才發布中提到,平頂山正在大力推動中國尼龍城高質量發展和白龜湖科創新城高水平建設,請問實施“兩城”建設是基於什麼考慮?平頂山又是如何去布局和推動的?
陳向平:平頂山是一座資源型城市,資源就像一把“雙刃劍”,既成就了平頂山,也造成了產業較為單一、創新能力不足等問題。為更好適應經濟發展大勢和高質量發展要求,我們瞄准國家重大戰略和市場需求,謀劃了中國尼龍城和白龜湖科創新城。這兩個城,一個深耕產業,一個聚焦創新,“兩城”並駕齊驅,不僅可以促進新老城區互融互通、協同發展,還能以分工協作提效率、拓空間、創優勢,形成新的增長極。自去年市委明確這兩大重點任務以來,經過積極實踐探索,“兩城”牽引已成為全市上下的共識共為。
中國尼龍城高質量發展方面,平頂山堅持省市聯手、政企聯動,深入實施“大尼龍、全產業鏈、國際化、創新引領”四大戰略,實行產業統一規劃、空間統一布局、項目統一調度、招商統一政策、基礎設施統一構建、要素統一配置“六個統一”,驅動產業向高端邁進,入駐各類企業200余家,尼龍66工業絲、帘子布產能世界第一,尼龍66鹽產能亞洲第一,成功舉辦第一屆中國尼龍產業發展大會,被認定為國家尼龍新材料高新技術產業化基地,推動平頂山實現從“中原煤倉”到“中國尼龍城”的精彩蝶變。目前,正朝著世界一流尼龍新材料基地邁進。
白龜湖科創新城高水平建設方面,這也是平頂山貫徹省委創新驅動、科教興省、人才強省戰略的一個重要抓手,我們把城市最美的濱湖風景作為發展科創的優勢資源,在中心城區核心區、緊鄰白龜湖國家濕地公園謀劃建設59平方公裡的科創新城,為吸引產業、人才、資本等要素創造了良好條件。一年多來,從“一張藍圖”到“形象初顯”,已成為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載體。在發展定位上,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准、鷹城特色,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元素和關鍵內容,打造“服務全市、影響全省、承接國內外”的區域科創樞紐,努力建設國際新材料新能源科創城、國家產學研融合發展典范、中原城市群專業型科創示范區、豫西南低碳生態樣板區。在規劃布局上,突出創新策源、產業牽動、區域協同,按照“一核兩區、一環兩帶”進行布局,著力匯聚科研機構和創新型企業、項目、人才,已在創新平台、基礎建設等方面謀劃32個重大項目。謀劃建設的堯山實驗室,吸納包含國家杰青在內的研究人員160余人,形成半導體材料等3個特色研究方向。在產業謀劃上,依托平頂山現有產業基礎,發揮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平高集團等領軍企業技術、規模等優勢,錨定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賽道,突出“5+4+X”先進制造業發展,聚力推動產業邁向中高端、搶佔制高點,總體呈現全面發力、產城融合、多點突破的良好態勢。
下一步,平頂山將堅持“兩城”並進,著重在產業發展對接、創新平台聯動、高端人才協同、科技成果轉化、要素服務保障等方面互聯互通、共促共榮,打造“雙核”發展共同體。
聚焦城市建設管理
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 城市環境面貌功能品質有了很大提升
人民日報·人民網記者:近年來,很多地方都非常重視城市建設和管理。想了解一下,平頂山在加強城市建設管理方面採取了哪些舉措,來進一步提升城市品質內涵?
李明俊:近年來,平頂山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工作和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論述,全面踐行人民城市理念,解決了一大批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城市環境面貌、功能品質有了很大的提升。
一是堅持規劃引領。城市發展,規劃先行。平頂山牢牢把握城市文脈,科學劃定“三區三線”,推動中心城區、縣城和小城鎮協調發展,初步構建了東部產業主導、中部韌性宜居、西部創新引領的城市發展格局,確立了中國尼龍城高質量發展和白龜湖科創新城高水平建設兩大發展定位,努力塑造清灰雅白的城市色彩和湖光山色、現代簡約、創新活力的城市風貌。近年來,先后完成房屋征收安置、問題樓盤處置化解項目114個,騰挪城市發展空間近2萬畝。開展僵尸企業出清、閑置地盤活等專項行動,釋放低效用地6000畝。推動“三老”即老街巷、老建筑、老廠房修復保護和活化利用,努力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效益最優化。城市路網、水網、林網、田網的改造提升,讓平頂山這座城市發展定位更准確、空間更優化、布局更合理,把習近平總書記“更好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的重大要求轉變為發展內涵。
二是堅持問題導向。平頂山因煤而興,是典型的工礦城市。因產布城帶來了城市規劃的先天不足。近年來,我們緊緊抓住群眾反映強烈的煩心事、揪心事,盡快彌補城市短板。圍繞解決城市內澇的問題,完成雨污管網和老舊管線改造,改造提升抽水泵站,整治積水點。圍繞城市供暖,把“冬病夏治”提前為“冬病春治”,通過增加熱源、“汽改水”、新建管網等措施,今年將新增供熱能力800萬平方米。圍繞城市路網,按照窄馬路高密度理念,新建城市公路20.6公裡,尤其是加密南北路網,減輕了東西主干道的壓力﹔暢通與高鐵、高速的連接,讓市民出行更便捷。
三是堅持改革創新。城市建設既要量力而行,又要盡力而為,用改革的辦法激發活力,事半功倍,花小錢辦大事。圍繞停車難,近年來新建停車場27個泊位2519個,還遠遠滿足不了城市停車需求。我們提出所有黨政企事業單位停車場全部對社會免費開放,與開發商協商一致釋放地下停車位,盤活新增停車位3.2萬個。深化城市執法體制改革,理順市、區兩級管理職責,推動執法力量下沉,有效解決了職責交叉、推諉扯皮等問題。把城市管理、應急指揮、民生熱線高度融合,建立統一的市域社會治理和應急指揮中心。探索推進國有土地上已購公有住房和單位經濟適用住房等補辦不動產登記,不但讓群眾拿到房屋所有權証、增加群眾財產性收入,所收費用還全部用於本小區改造提升,解決了城市更新資金不足問題。首批1000多部加裝電梯正在改造,城市危樓和老齡電梯也找到了破題之策。
四是堅持共建共享。始終堅持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為人民,圍繞15分鐘生活圈,加強社區養老、托育、助餐、家政、便民等嵌入式服務設施建設,利用老城區機關事業單位搬遷騰退場所新辦幼兒園18所,新辦托育機構53家,建成街道、社區養老服務中心(設施)330個、老年助餐場所443個,新建改造農貿市場5個、食品安全示范街20個、便民菜店100個。圍繞還綠於民,拆除違規和不合理的圍牆、圍欄、圍擋,建成一批主題公園和街角游園,釋放公園綠地空間並適當增加便民服務設施,讓群眾“轉角就能遇到美”。立足山水資源稟賦,分步實施生態環湖路建設、山頂公園改造升級、沙河綜合治理、十八溪塘治理等重大民生工程,把“讓人民生活更美好更舒適”落到實處。
下一步,我們將持續加強宜居、韌性、智慧城市建設,著力把平頂山打造成人民滿意、近悅遠來的高品質城市。
聚焦交通水利
構建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 市縣整體謀劃、一體建設,打造“四個樣板”
河南廣播電視台記者:目前平頂山在交通上正在打造豫西南綜合交通樞紐,在水利上正在推進國家市級水網先導區建設,請介紹一下這兩方面的具體推進情況如何?
李明俊:關於立體交通網建設:平頂山是中原城市群和鄭州都市圈重要節點城市,正“公鐵水空”四路並進,積極構建連接東西、貫通南北的現代化立體交通網絡,打造豫西南綜合交通樞紐。
一是打通對外交通“大動脈”。大力推進平漯周高鐵、焦洛平高鐵建設,與鄭渝高鐵一起構筑“X”型高鐵主骨架。積極推進魯山機場項目、沙河復航開港運營,通過水鐵聯運,實現通江達海。推進焦唐、葉魯、焦平等高速建設,積極謀劃周平高速,加快形成高速繞城,到2025年通車裡程將達到636公裡,形成內環外聯、運行高效的現代高速網絡,讓群眾生產生活更方便。
二是完善干線公路“微循環”。在市區布局“兩環九放射”快速路網。城市內環已閉環運行﹔城市外環中大西環已建成通車,許南路東移即將建成,大北環、大南環加快推進﹔市縣通道中已建成平寶、平郟、平葉等快速路,正在加快推進平魯快速通道、東平郟路,積極謀劃平舞快速路。
三是暢通城鄉道路“基礎網”。堅持農文旅深度融合、一體推進,統籌建設“四好農村路”,將其建設成產業路、旅游路、資源路。突出生態特色,串聯舞鋼、葉縣、魯山精品旅游公路。突出親水特色,連通沙河沿河路和白龜湖、昭平湖環湖路。突出文化特色,串聯汝州、寶豐、郟縣文化旅游路。通過打造“快進慢游深體驗”旅游公路網絡,將文旅資源串珠成鏈,實現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的同步提升。
下一步,平頂山還將大力發展臨港經濟、陸港經濟,積極建設樞紐經濟先行區,變區位交通優勢為樞紐經濟優勢、綜合競爭優勢。
關於現代水網建設:平頂山境內有5座大型水庫、19處大中型灌區、88條河流,河湖水系縱橫交織,地貌類型齊全,水利基礎條件優越。我們深入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按照習近平總書記“節水優先、空間均衡、系統治理、兩手發力”的治水思路,統籌推進水災害防治、水資源節約、水生態保護修復、水環境治理,加快構建現代水網,取得明顯成效。去年9月,我市被水利部確定為全國第一批七個市級水網先導區之一。
一是大力推進重大水利項目。昭平台水庫擴容、前坪水庫灌區、白龜山水庫除險加固等重大水利項目主體工程即將全面開工﹔沙河綜合治理、新建祥雲河等重點水利項目,郟縣老虎洞水庫、舞鋼田崗水庫除險加固等水網結點項目正在加快建設。
二是加快推進水系連通。確定了“九橫三縱、一網貫通”的水網主框架,以沙河、北汝河等9條河道及輸排水通道為橫軸,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等3條輸排水通道為縱軸,加快推進南水北引、西水東調、多庫聯動、流域貫通,實現長江水、黃河水、本地水“三水互濟”﹔通過農村末級灌排溝渠建設,引水入田、引水入村、引水入塘,打造“外引內連、河渠交織、城鄉一體、循環高效”的現代水網。
三是積極開展改革試點。大力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加快文筆山、磙子營等8個水廠建設,讓城鄉居民喝上“放心水”。加快燕山水庫引水、北汝河引水、東部地區工業用水等項目建設,擴用地表水、減用地下水、多用再生水,促進工業生產降本增效。以全域水價改革為牽引,探索全鏈條、全周期、全流程水利工程建設管理模式,推進工程投建運管一體化,有效降低用水價格。
下一步,平頂山還將通過現代水網建設,打造清水走廊、生態綠廊、幸福河湖交織的生態河湖體系,努力實現“秀美河湖、水潤鷹城”的美好願景。
聚焦和美鄉村建設
深學活用“千萬工程”經驗 初步探索出一條和美鄉村建設新路徑
中國網記者:去年以來,各地都在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推進宜居宜業和美鄉村建設。請問,平頂山在推進和美鄉村建設上有哪些創新舉措?目前成效如何?
岳杰勇:“千萬工程”是習近平總書記20多年前在浙江工作期間,親自部署和推動實施的一項重大決策,深刻改變了之江大地的面貌,成為全國各地競相學習的典范。平頂山深學活用“千萬工程”經驗,在全省率先實施和美鄉村建設,務實有效打出了一系列“組合拳”,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具有鷹城辨識度的和美鄉村建設新路徑。
平頂山的主要做法體現為“六個突出”:一是突出系統謀劃,明確了“立起百村引領之標、形成千村振興之勢、拓寬全域共富之路、邁向城鄉和美之境”的總體思路,創新“四季看變化”工作機制,持續推進春看謀劃、夏看推進、秋看攻堅、冬看蝶變,實現了月月有變化、逐季有提升。二是突出策規一體,堅持策劃先行、規劃跟進、運營前置,“一村一策略、一村一特色”錯位規范發展,打造更多創意驅動、富有特色的農業新業態新模式,推出更多網紅爆款,實現建設好就有產出、低成本就能開張的即時效應。三是突出產業為核,堅持產村一體,按照“景觀圍繞業態轉、業態圍繞市場轉”,推動產業與鄉村深度融合,培育新經濟、新產業,推動一產往后延、二產兩頭連、三產走高端。四是突出“四找方略”,聚焦鄉村獨特性、稀缺性、差異性資源,打造農村品牌IP“找魂”﹔引入第三方專業運營公司布局各類共富業態“找路”﹔凝聚原鄉人、歸鄉人、新鄉人、旅鄉人力量,打造鄉村書記、鄉村頭雁、鄉村CEO發展鐵三角“找人”﹔盤活山、水、林、田、湖、草、居等閑置資源,提升鄉村資源利用價值“找錢”。五是突出干群合力,創新“支部引領、黨員帶動、全面宣傳、群眾參與”工作模式,引導群眾主動參與村庄規劃、建設、管理、維護,持續激發黨群干群內生循環動能。六是突出共富導向,從增加農民工資性收入、經營性收入、財產性收入、轉移性收入四點發力,發展村集體出資源當業主合理獲利、國資平台重資產投建保值增值、民企輕資產運營承擔經營責任新“三位一體”模式,實現村集體以資源、資產入股,農民拿租金、掙薪金、分股金的共富局面。
我們通過突出時效、干在四季,跑出了鄉村振興的“加速度”,引起了媒體、專家和企業家的廣泛關注、高度評價。取得的成效主要體現為“四個變”:一是環境之變,農村人居環境被深刻重塑,抬頭是“景”、入目是“畫”,涌現出一批網紅村庄,城鄉一體化示范區西滍村河岸變網紅、濕地變課堂、荒山變樂園,成為市民的熱門打卡點。二是思想之變,干部群眾的思想觀念、思維模式打開了,能力作風得到了歷練提升,新思路、新辦法、新招數越來越多,學先進、趕先進蔚然成風。三是群眾之變,群眾參與的熱情被點燃了,湛河區曹北村的群眾看到鄰村曹西的變化,主動找到村支書,自發出人、出錢、出工,參與鄉村建設﹔謝庄村的村民每天早上自覺起來打掃全村衛生,100多把掃帚挂在同一面牆上,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四是產業之變,以農業新質生產力為引領,有力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深度融合,越來越多的農創客、新農人等“鄉村合伙人”加入我們,戶外露營、網紅咖啡、漁立方、共富工坊等大量涌現,一批強村富民產業辦到了家門口,興了產業、美了鄉村、富了群眾、成就了“更好的家鄉”。
下一步,平頂山將繼續深學活用“千萬工程”經驗,以“四季看變化”推動我市和美鄉村建設迎著春光播種、頂著夏日耕耘、乘著秋風攻堅、望著冬雪收獲,讓鷹城大地四季蝶變、一路繁花!
聚焦產教融合
推動產教融合往實裡抓向效上聚 積極打造產教融合發展新標杆
頂端新聞記者:平頂山是全省首批產教融合的試點城市。想了解一下,在深化產教融合,推動教育鏈、人才鏈與產業鏈、創新鏈融合融通方面,平頂山都有哪些具體做法?
羅福迎:近年來,平頂山把推進產教融合作為落實首位戰略的基礎工作,按照“產教城一體布局、科教產一體貫通、政教企一體協同”的思路理念,對標抓實規劃布局、人才培養、校企合作、機制創新等重點任務,加快形成教育優先發展、科技引領發展、人才支撐發展、產業創新發展的良好態勢。主要做了三個方面工作:
一是構建產教融合大格局。對標融入創新體系來布局產教融合工作,納入經濟社會發展總體規劃,推動形成“一‘芯’策源、兩城驅動、三帶融匯、多點支撐”的產教融合布局:“一‘芯’”策源,即依托花山智慧島、香山大學城、鷹城智造園,打造高能級的產教融合核心區、策源地﹔“兩城”驅動,即依托高水平建設白龜湖科創新城、高質量發展中國尼龍城,打造高質效的產學研用融合發展典范﹔“三帶”融匯,即依托2所本科院校、5所高職院校、13個省級以上開發區、各類創新平台、新型研發機構,打造高水平的科教創新引領帶、產教融合示范帶、成果轉化集聚帶﹔“多點支撐”,即依托優勢學院學科、教育聯盟、產業學院、實訓基地等,打造N個高價值的產教融合載體。
二是探索產教融合新路徑。以創建產教融合試點城市為抓手,發揮職能部門、高等院校、企業等主體作用,圍繞創新鏈、產業鏈的不同階段、不同環節合理布局教育鏈、投放資金鏈、配置人才鏈、完善政策鏈,協同推進職普融通、產教融合、科教融匯。全市共建成各類創新平台934個,創新型企業總量近1000家,省級產教融合型企業達到10家,尼龍新材料市域產教聯合體創建成為省級市域產教聯合體﹔累計建成礦山機電等國家級特色專業8個,電氣自動化等省級特色專業30個,認定“雙師型”教師2295人,河南城建學院和平頂山學院同時成功申報3個碩士學位授予點。具體推進中,建立產教融合政策一致性評估機制,形成高校、職業院校、企業等專注產教融合的穩定預期,推動政策、經費等各類要素向產教融合集聚。市財政累計籌措資金32.52億元用於白龜湖科創新城建設,金融機構為教育及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領域投放貸款余額35.7億元,2023年全社會研發經費投入強度全省第5,技術合同登記697項、成交額31.91億元,同比增長37.42%。
三是做實人才引育強支撐。著眼激活創新第一動力來壯大人才第一資源,持續實施鷹城人才節、“平頂山英才計劃”“十萬大學生集聚工程”等系列活動,加快各類人才向生產一線、科研一線、教育一線集聚,去年以來全市引進本科以上潛力人才2.8萬人,堯山實驗室吸引包括兩院院士、國家杰出青年等各類高層次研究員160余人,柔性引進頂尖、領軍等人才團隊項目111個、總投資262億元,與52個國內外院士人才(團隊)開展項目合作,推動功能性纖維、半導體碳化硅等一大批重大科技成果填補國內空白、實現進口替代。著眼強化校企協同育人,健全完善嵌入式、訂單式、學徒制協同育人機制,引進清華大學、中國農大等40名博士到企業擔任研發負責人,選聘198名企業高管到企業擔任產業導師,選聘51名博士挂職園區企業科技副總或科研中心副主任,培育高技能人才32.8萬人。可以說,人才與平頂山轉型發展的“雙向奔赴”更加緊密,產教融合推動協同創新的開放度、質效度、貢獻度不斷提升。
下一步,平頂山將持續加強跨領域、跨行業、跨部門協調聯動,推動產教融合往實裡抓、向效上聚,積極打造產教融合發展新標杆。
聚焦產業鏈群培育
緊抓重點產業鏈群培育
積極推動五鏈耦合
中國新聞社記者:平頂山是資源型工業城市,尼龍、電氣裝備等產業優勢突出。請問,平頂山在重點產業群鏈培育上是如何謀劃推進的?
許紅兵:產業確實是平頂山這座城市的活力源泉和發展基石。近年來,平頂山緊抓重點產業鏈群培育,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圍繞產業鏈布局創新鏈,積極推動產業鏈、創新鏈、人才鏈、金融鏈、制度鏈五鏈耦合。
首先,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動。基於平頂山的產業基礎、比較優勢以及長遠發展目標,規劃新材料、先進裝備制造、新能源儲能等7大產業集群和12條重點產業鏈,印發推進方案,建立市級領導牽總的“鏈長+專班”和產業聯盟會長“雙長制”,制定“方案+圖譜+清單”,實行專班化責任推進、清單化動態管理、常態化督導考核和精准化企業服務,確保每一項措施都能落到實處。實施市委、市政府與中國平煤神馬集團、平高集團等重點企業協調聯動工作機制,通過政企合作、精准招商、政策扶持,做大做強一批龍頭“鏈主”企業,產業鏈群規模不斷壯大,預計2025年產業規模將突破4000億元。
其次,堅持發揮優勢、再造輝煌。依托豐富的原材料資源,全力推動材料產業向價值鏈高端攀升,致力於打造全國知名的“材料之都”。目前,已經建成全球最完整的碳基尼龍新材料產業鏈,中國尼龍城更是上升為國家戰略,尼龍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和產品產能都實現了飛躍式增長。同時,還積極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通過數字化轉型讓傳統產業煥發新活力。目前,先進鋼鐵和先進裝備制造兩大產業集群規模分別達到400億元、350億元,尼龍新材料、電氣裝備2個產業集群入選河南省先進制造業集群名單。
再者,堅持創新引領、搶灘佔先。在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的布局上,平頂山無中生有、有中出新,積極發展新材料、高端裝備、生物醫藥等新興產業,前瞻布局氫能儲能、特種工程材料等未來產業,並在關鍵技術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開發出世界首批132毫米厚特種臨氫鉻鉬鋼,抗肺癌新藥羅希替尼獲國家發明專利,高壓輸變電、8N超高純銅提純等關鍵技術世界領先。碳新材料超高功率石墨電極、高效單晶硅電池片等細分領域產能全國第一,人造特種石墨全國市場佔有率70%,在國內國際市場具有重要的話語權和定價權。中宜創芯年產2000噸電子級高純碳化硅粉體項目投產,填補河南省第三代半導體產業領域空白。河南省高壓電器研究所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完全掌握能源管理、數字運營等關鍵技術的新能源技術創新企業,平高電氣儲能產品市場佔有率、儲能容量、儲能功率均居國內第一。
下一步,平頂山將繼續深化政企合作,堅持項目為王,以鏈式思維、龍頭帶動、創新驅動為引領,不斷推動綠色低碳和數字化轉型,加快構建以高能級群鏈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平頂山的產業發展一定會邁上新的台階。
聚焦群眾健康
構建優質高效健康服務體系
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和滿意度
香港商報記者:健康是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請問,平頂山採取了哪些改革舉措,來更好地解決群眾看病就醫方面難題、保障群眾健康需求的?
史曉天:健康是人民群眾幸福生活最重要的指標。近年來,平頂山圍繞群眾看病就醫急難愁盼問題,以基層為重點,實施小切口微改革,不斷深化醫改,構建優質高效健康服務體系,努力讓群眾“少生病、晚生病、不生病”,有病“看得上、看得起、看得好”,全國醫共體建設總結交流會、基層衛生健康綜合試驗區交流會、全省鄉村醫療衛生體系建設推進會先后在我市舉辦,郟縣獲得國務院督查激勵表彰,寶豐縣被省委改革辦列入典型案例紅榜。
第一,從改善就醫基礎設施環境入手,緩解群眾看病難的問題。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2021年以來累計投入116億元,全市市、縣、鄉、村四級醫療衛生機構全部新建、改擴建了一遍,全市三級醫院發展到15家,其中10家在縣域,102家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全部達到服務能力標准,中醫館實現全覆蓋,從市縣到鄉村的群眾就醫環境不斷優化,就近看病就醫更加便利。我們還在基層配置雲巡診車65台、遠程會診一體機1349台,實現了“村頭問診、雲端看病”。建設218個24小時應診長明燈衛生室,著力解決群眾夜間就診難問題。
第二,從引導優質醫療資源擴容下沉入手,緩解群眾看病貴的問題。加強醫療機構對外交流合作,市財政每年投入1200萬元,聘請國內知名專家到我市坐診、手術帶教,引入5個岐黃學者、名中醫工作室,新建3個中原學者工作站、3個省級區域醫療中心、1個國家級和2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上海中醫藥大學平頂山醫院今年5月正式開診。老百姓在平頂山就能享受國家級、省級優質醫療服務,大大減輕了出市跨省就醫負擔和陪護成本。創新實施衛生健康四個專項行動,組織全市慢性病大篩查、大起底,今年共免費開展健康篩查266萬人,發現並納入管理重大慢性病59.19萬人﹔免費為學生開展近視、脊柱彎曲異常篩查156.8萬人次﹔免費為學生窩溝封閉7.33萬顆牙﹔積極推進集採藥品下基層,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買到價格低、效果好的集採藥品,目前全市2706個村衛生室(社區衛生服務站)實現集採藥品全覆蓋,醫藥費用和醫保基金每月可節余2000余萬元。四個專項行動讓“一老一小”群體看病就醫、預防保健便利更多、負擔更小。
第三,從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入手,緩解群眾看病麻煩的問題。在全市二級以上公立醫院推出診間支付、病區結算、門診入院一站式服務、家庭病床等“便民就醫”少跑腿、優流程改革舉措,有效緩解看病過程中手續煩瑣、來回奔波、等候時間長等問題。推動緊密型縣域醫共體建設,在6個縣域組建8家醫療健康集團,建成統一的遠程心電、影像、檢驗等臨床共享中心,實現“基層檢查、上級診斷、結果互認”,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使廣大基層群眾看病就醫更便捷、更高效、更省心。
下一步,平頂山將繼續堅持以基層為重點,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完善分級診療體系,整合優化區域醫療衛生資源,推進人才、管理、技術、服務等資源向基層下沉,推動醫療衛生服務提質增效、便民惠民,不斷增強人民群眾健康獲得感和滿意度。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