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數量達到229家

勇當改革開放的排頭兵(經濟聚焦)

姜曉丹 張文豪 王欣悅
2024年10月22日08:1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數據來源:商務部

  首趟鄭州至日照港鐵海聯運班列從鄭州經開區圃田站啟程。

  王 瑋攝(影像中國)

  習近平總書記近日對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要勇當改革開放的排頭兵,進一步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擴大國際合作,創新招商引資方式,助力打造“投資中國”品牌﹔鞏固提升先進制造業產業基礎,推動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打造數字產業、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建設國家級經開區是我國推進改革開放的重要舉措。截至目前,國家級經開區數量達到229家,遍布31個省份。記者走進廣東廣州、河南鄭州、重慶等地的國家級經開區,探訪經開區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

  ——編 者

  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進一步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

  2019年投資落地醫療器械產品項目、2020年投產健康視光產業圈項目……卡爾蔡司集團位於廣東廣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廣州經開區”)的廠區,產能佔集團全球產能的40%以上。

  “企業落地廣州經開區以來,不斷擴大投資規模,目前已累計在廣州投資超30億元。”卡爾蔡司集團相關負責人彭偉說。

  外企持續擴大投資規模,是廣州經開區全面深化改革、堅持高水平對外開放的一個縮影。作為首批國家級經開區之一,廣州經開區不斷完善高水平對外開放體制機制,助推一批批外資項目簽約落戶。

  落地廣州經開區的費雪派克醫療器械制造項目前不久投產,這是企業全球第三個、亞洲首個生產基地,產品服務於中國市場。“得益於廣州經開區良好的營商環境,生產基地快速竣工投產,助力企業在中國拓展業務。”費雪派克生產基地項目相關負責人說。

  實施超700項改革措施,舉辦“全球投資促進年”等系列活動,組建工作專班推動審批提速、效能提升……廣州經開區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頭號工程”,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外企增資擴產的信心更加堅定。

  促進國際合作,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廣州經開區推動中新廣州知識城等重大國際合作平台建設,不斷深化數字經濟、科技金融等多領域合作。

  2023年,廣州經開區實際利用外資突破30億美元,其中高技術產業佔比超九成。截至目前,廣州經開區累計集聚外資企業5251家、世界500強企業項目330個,累計實際使用外資達397億美元。

  “我們將堅持以深層次改革激發創新活力,以高水平開放推動高質量發展,堅定外資企業增資擴產信心,奮力開創高水平對外開放新局面。”廣州經開區相關負責人說。

  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

  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10月20日清晨,在河南鄭州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鄭州經開區”)國際陸港,一列中歐班列從圃田車站緩緩駛出,載著挖掘裝載機、新型電視液晶模組等貨物前往國外。

  圃田車站承擔著中歐班列(鄭州)開行任務,是連接河南陸上絲綢之路的重要窗口。自2013年開通以來,中歐班列(鄭州)累計開行突破1.2萬列。

  乘著共建“一帶一路”的東風,鄭州經開區內越來越多企業駛上了發展快車道。

  “公司產品銷往海外的國家中,超過80%為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累計銷售客車超8.8萬輛。”宇通客車海外品牌管理部門負責人黃正華說,近年來,公司向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出口新能源客車近3000輛,成為多個國家最大的新能源客車供應商。

  在鄭州經開區,工人正對中鐵裝備生產的大型盾構機進行拆機作業,之后將通過“海上絲路”運往國外。中鐵裝備副總工程師霍磊介紹,目前企業盾構機訂單超過1700台,助力共建“一帶一路”國家的公路、鐵路、水利、軌道交通等項目建設。

  向外,陸上和海上絲綢之路連通海外﹔向內,“一帶一路”相關重大項目建設正酣。

  10月21日,中歐班列(鄭州)智慧物流甩挂中心項目現場機器轟鳴,工人們加緊施工,確保中心明年5月建成投用。不遠處,中歐班列(鄭州)多式聯運智慧集散分撥中心、中歐班列(鄭州)“一帶一路”國際貿易產業園即將全面開工建設。

  作為河南省首家國家級經開區,鄭州經開區大力推進高水平開放、高能級創新和先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積極參與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2023年,鄭州經開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328.4億元,同比增長8.2%,達到10年前的4.3倍,佔全市比重由5%提升至9.8%。

  “我們將大力發展以中歐班列(鄭州)為主導的多式聯運體系,著力完善以全球匯總部基地港為引領的樞紐型開放體系,建成連通境內外、輻射東中西的物流通道樞紐。”鄭州經開區黨工委書記李小虎說。

  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

  鞏固提升先進制造業產業基礎

  大腦是人體中最復雜的器官,如何破譯蘊含其中的運轉密碼?在重慶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重慶經開區”)迎龍創新港重慶腦與智能科學中心,一款腦機接口康復機器人正助力人類探索這一領域。

  “這是我們自主研發的腦控機器人產品,能為患者搭建外部神經通路,代替受損的中樞神經系統,幫助患者進行肢體康復。”重慶雲腦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哲毅介紹,“重慶腦與智能科學中心有專業的公共實驗平台和科技成果轉化平台,我們能夠就近解決技術難題,實現產品迭代升級。”

  “經開區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充分激發企業的創新活力,努力打造先進制造業產業集群。”重慶經開區有關負責人介紹,重慶經開區持續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培育智能終端、軟件信息、大健康3個千億元級支柱產業和節能環保、汽車電子2個500億元級特色產業,推動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數字化,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在重慶盟訊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組裝數字化車間,沒有機器轟鳴,5G通信模塊實現了“安靜”生產。得益於自主研發的工業網絡關鍵技術,企業積極實施數字化轉型和智能化改造,工廠運維效率提升15%,運維成本降低10%。

  以前沿技術催生新質生產力,助力企業提升市場競爭力。近年來,重慶經開區持續深化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專項行動,著力推進“智改數轉”,累計建成智能工廠7個、數字化車間47個。

  今年上半年,重慶經開區工業投資同比增長110.89%,已建成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7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66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170家,規上工業企業“專精特新”覆蓋率達44.2%。

  “下一步,我們將著力優化園區配套及服務,完善公共服務平台,形成產業支撐性強、產業鏈上下游關聯度高的產業集群,推動新質生產力加速匯聚。”重慶經開區經濟運行局局長李敏說。

(責編:霍亞平、黃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