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健科普|骨關節炎的康復
骨關節炎,又稱骨性關節炎、骨關節病、退行性關節炎等,是一種以關節軟骨損傷、退變以致缺失,伴隨滑膜炎症、軟骨下及關節邊緣骨質反應性增生為主要病理,以關節疼痛、僵硬、腫大與活動受限甚至畸形、殘障為臨床表現的常見慢性骨關節疾病。
國內流行病學資料顯示,40歲以上人群原發性骨關節炎總體患病率為46.3%,70歲以上患病率62%。我國是人口大國,骨關節炎患者可達上億人,但其受重視程度遠遠不及糖尿病及高血壓病。
骨關節炎,分為原發性骨關節炎和繼發性骨關節炎。原發性骨關節炎無明顯局部致病原因,多見於老年人,老年性組織變性和積累勞損是起病因素,與肥胖、遺傳等因素有關﹔繼發性骨關節炎繼發於損傷感染等因素,是在局部原有病變的基礎上發生的骨關節炎,可發生於任何年齡。
骨關節炎好發於人體負重部位,如膝、髖、手、脊柱等關節,特別是膝關節。
主要臨床表現
1.主要症狀表現為關節疼痛,關節晨僵,活動受限,隨著病情進展,可出現關節攣縮、不穩定,並可能發生功能障礙。有時在關節負重時可能發生突然的功能喪失(打軟腿)。
2.主要體征表現為局部的壓痛,關節彈響,關節腫大,關節畸形和半脫位。
康復治療目標
1.消炎退腫,緩解疼痛。
2.保持關節和肢體活動功能。
3.增強患肢肌力,預防和治療肌萎縮。
4.增加關節穩定性,防止關節畸形和疼痛復發。
康復治療方法
1.相對制動與休息:對於急性關節炎,宜局部休息,以利於緩解疼痛,降低炎症反應和預防攣縮,休息2周左右不至於產生關節強直。
2.物理因子治療:物理因子治療能顯著改善骨關節炎患者的疼痛。早期患者可先試用物理因子療法,無效時再使用藥物。一般可選擇中頻電療法、超短波治療、蠟療、熱敷、紅外線等起到抗炎止痛效果。
3.運動療法:運動療法是康復治療計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增強肌力,保持或恢復關節活動范圍,改善關節功能及預防和減輕骨質疏鬆等具有重要作用。
4.藥物治療:疼痛明顯及多關節受累者可適當採用非甾體類抗炎鎮痛藥,這類藥物具有抗炎、鎮痛和解熱作用,臨床上常用的有塞來昔布、雙氯芬酸等。
5.中國傳統康復:運用針灸、推拿治療骨關節炎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方法。針灸治療具有疏通經絡、活血行氣的功效﹔推拿手法治療具有鬆解粘連、促進炎症介質的吸收等作用。
預防措施
加強患者健康教育,避免過度勞累。積極盡早介入康復治療,可以延緩關節畸形的發生和發展,改善患者關節活動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殘率,從而盡早恢復患者日常生活的工作能力。(來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務保障中心 作者:袁江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