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國務院批復同意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 明確城市性質與功能定位

王延輝 齊亞瓊 祁道鵬
2025年01月10日08:12 | 來源:大河網-河南日報
小字號

  十年后的鄭州會是什麼樣?1月9日,記者從鄭州市政府獲悉,《鄭州市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日前獲國務院正式批復,擘畫出鄭州面向2035年可持續發展的空間藍圖。

  國務院批復中明確了鄭州是河南省省會、中部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要求鄭州發揮中部先進制造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對外開放門戶和區域性科技創新高地等功能,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鄭州篇章。

  這是一部“多規合一”的國土空間總體規劃,也是各類開發保護建設活動的基本依據。《規劃》劃定了“三條控制線”:到2035年,鄭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於283.11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於208.52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於547.02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面積控制在2074.69平方千米以內。

  批復中,國務院提出鄭州要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協同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帶動中部地區加快崛起,引領中原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加強鄭州都市圈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利用的區域協同,促進形成主體功能明顯、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新格局,構建支撐新發展格局的國土空間體系。

  根據《規劃》,國務院對鄭州市系統優化國土空間開發保護格局作出了具體要求——

  加快構建區域協調、城鄉融合的城鎮體系,提升中心城區服務能級,加強鄭州航空港區產城融合發展,推動中牟與開封聯動發展,強化鞏義、登封等輻射帶動能力。

  筑牢嵩山生態屏障,加強礦區生態保護修復,整體推進黃河南岸生態系統保護,嚴格索須河、賈魯河等河湖水域空間管控,恢復湖泊濕地生態功能。保障現代都市農業空間需求,拓展特色優勢農產品生產空間。

  完善城市功能結構和空間布局,協調產業布局、綜合交通、設施配置和土地使用,優先保障先進制造業、商貿物流轉型升級和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空間需求。建設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和鐵路樞紐,強化鄭州國際陸港功能,完善多向聯通、多式聯運的對外對內通道,建設安全便捷、綠色低碳的城市綜合交通體系。

  嚴格控制地下水超採,提高水資源利用效率。統籌水利、能源、環境、通信、國防等基礎設施空間,積極穩步推進“平急兩用”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統籌流域防洪排澇功能,優化防災減災救災設施區域布局,提高國土空間安全韌性。

  統籌安排城鄉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完善城鄉生活圈,促進職住平衡﹔系統布局藍綠開放空間,營造更加宜業宜居宜樂宜游的人民城市。嚴格開發強度管控,提高土地節約集約利用水平,統籌地上地下空間利用,大力實施城市更新,有序實施土地綜合整治。

  彰顯城鄉自然與文化特色,健全文化遺產與自然遺產空間保護機制,加強登封“天地之中”歷史建筑群、大運河(通濟渠鄭州段)等世界文化遺產和紅色文化遺產保護,提升工業遺產保護和活化利用水平。加強對城市建筑高度、體量、色彩等空間要素的管控引導,重點保護鄭州商代遺址,保護好歷史城區和歷史文化街區,構建文化資源、自然資源、景觀資源整體保護的空間體系。

  “《規劃》是對鄭州市國土空間作出的全局安排,是全市國土空間保護、開發、利用、修復的政策和總綱。”看到國務院的批復后,河南中原經濟發展研究院院長耿明齋分析稱,新一輪城市國土空間總規批復對鄭州作了新定位,明確了未來十年在現有國土空間裡的“使用指南”,耕地紅線怎麼保、生態紅線怎麼護、城市開發邊界如何鎖,要一切按照《規劃》辦。

  規劃先行,謀定后動。1月9日下午,鄭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專門研究了進一步完善全市國土空間規劃管理體系,提高城市空間治理效能,確保“一張藍圖繪到底、干到底”。

(責編:辛靜、黃莎)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小麥連“鏈” 產業成“串”
  • 探訪中原食品實驗室
  • 養老服務圈 托起幸福“夕陽紅”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