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察利劍顯鋒芒 民生痛點變通途
——林州市委第一巡察組以精准監督推動基層治理效能提升

當前,十五屆林州市委“群腐”重點領域專項巡察工作正開展得如火如荼。自林州市委第一巡察組進駐臨淇鎮以來,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政治巡察定位,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問題,通過“問題清單化、整改閉環化、監督常態化”工作機制,推動基層治理難題從“被動解決”向“主動作為”轉變,在田間地頭書寫了一份溫暖人心的巡察答卷。
靶向發力,破解民生“老大難”
巡察組進駐后,第一時間深入田間地頭、村戶院落,以“解剖麻雀”式調研精准把脈。針對鹿嶺自然村灌溉設施陳舊損壞,農田“喊渴”問題,協調愛心企業宇然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捐獻水泵,讓該村80畝耕地實現“旱澇保收”﹔針對官嶺村主干道年久失修、安全隱患突出的問題,推動該村實施道路“白改黑”工程,村民出行安全指數顯著提升。巡察組的“點穴式”監督,讓群眾反映強烈的“老大難”問題迎刃而解。
聞風而動,跑出整改“加速度”
巡察組建立“即巡即改”快速響應機制,對群眾反映的急難問題“零拖延”。欠十步村段路邊塌方威脅村民通行,巡察組現場督辦協調搶修,1小時便完成險情處置,不到3天便完成路段修復﹔白泉村蓄水池水位告急,該村兩委干部啟動應急送水,並推動建立長效供水機制,確保80戶群眾飲水無憂。巡察組以“事不過夜”的作風,讓監督觸角延伸到群眾生活的每一個角落。
系統施治,繪就民生“幸福圖”
巡察組堅持“治標”與“治本”相結合,推動解決個性問題背后的共性問題。針對荒庄村污水橫流,排水不暢,影響80余戶村民出行問題,推動實施污水管網升級改造工程﹔針對佔元村廣場如廁“難”題,推動新建標准化公廁,配套無障礙設施,讓村民生活更加舒心。在洪泉村,巡察組推動安裝護欄80余米,消除道路安全隱患。一項項民生工程的落地,讓群眾獲得感成色更足。
長效機制,激活治理“新動能”
巡察組以“當下改”促“長久立”,進駐一個月以來,推動建立民生問題台賬60余個,完善應急處置、民生保障等制度10余項,形成“發現問題—督促整改—建章立制”的監督閉環。通過“回頭看”機制,對整改落實情況跟蹤問效,確保巡察成果長效化。該鎮干部紛紛表示:“巡察組不僅幫我們解決了具體問題,更教會了我們如何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
民生無小事,巡察見初心。市委第一巡察組以精准監督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裡”,讓巡察利劍在基層治理中彰顯威力。下一步,我們巡察組將持續這‘治已病’又‘防未病’的巡察監督模式,在解決群眾身邊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的同時,推動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力。”市委第一巡察組組長李劉拴堅定地詮釋道。(來源:林州市委宣傳部 作者:郝一橋 高曉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