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市新華區“煥梯”行動撬動基層治理與產業升級

8月28日上午,新華區光明路街道與曙光街街道的兩個老舊小區內,機械轟鳴、工人忙碌,居民期盼已久的加裝電梯工程正式動工。這不僅是新華區首批嚴格遵循《既有住宅加裝電梯工作流程》實行“全流程審核”的落地項目,更標志著該區在系統化、規范化破解“上下樓難”問題上實現了從試點探索到機制成型的跨越。
作為平頂山市中心城區,新華區老齡化程度較高,“懸空老人”出行難不僅是民生痛點,更是基層治理的現實課題。面對老舊電梯“超齡服役”、維護標准不一、民意協調難等多重挑戰,新華區以城市更新為契機,圍繞“全產業鏈條、全周期服務、全覆蓋監管”,系統構建起從民意征集、產業招商、建設管理到智慧運維的加梯新模式。
微網格精准把脈,民主協商打通“民意最后一米”
如何把加梯“民生難題”變成“民心工程”?該區堅持問需於民,以微網格為基本單元,發動網格員、黨員志願者組成政策宣講團,開展“敲門行動”,以“繡花功夫”推動政策找人、服務上門,最終鎖定全區有加梯意願的388個單元,實現“一樓一檔、一戶一策”。
在光明路街道新程街社區,由居民代表與住建、市場監管等部門聯合組成“加梯審核小組”,通過公開競選、居民投票選定電梯企業,真正讓居民從“被動接受”轉向“主動選擇”,成為該區“引導民意與市場對接”的創新實踐。
招商圖譜牽引,一個項目帶動一個產業集群
新華區並未將加梯視為孤立的建設工程,而是將其作為產業升級的契機整體運營。通過制定“電梯產業招商圖譜”,按圖索驥、精准招商,成功引進杭州西奧電梯公司,培育本土企業河南蘊奧,打造集科技研發、零部件生產、整梯裝配、安裝運維於一體的總部型項目。今年5月,投資1.1億元的杭州西奧MOD電梯生產基地已正式投產。
與此同時,新華區以商招商引進杭州電梯物聯網企業,杭州西奧MOD鴻燕互聯電梯智慧監管平台、杭州新再靈科技有限公司等項目相繼落地。目前全區電梯產業鏈條企業已達97家,從“制造”邁向“智管”、從“單點引進”走向“集群發展”的產業生態正在形成。
貼心服務破梗阻,機制創新保障落地
針對加梯過程中最棘手的鄰裡共識問題,新華區創新運用“兩調一訴”糾紛調解機制,依托“黨建+網格+大數據”治理體系,將矛盾化解在基層。先由網格長、樓棟長組織住戶協商,通過授予“單元好鄰居”榮譽、為低層住戶更換隔音窗等方式尋求共識﹔再由街道“加梯群眾工作室”邀請老黨員和熱心居民召開“圓桌會議”,協商解決低層住戶反映的遮光、補償等問題﹔實在調解不成,則啟動“府院聯動”依法推進。
施工期間停水時送水上門,破路后鋪設臨時通道、嚴格控制噪聲、幫扶出行不便居民、全天候安全巡查等……這些細致服務贏得了居民的廣泛認可。
在制度層面,新華區在全市率先制定加梯流程圖,明確10個步驟,首創“10類不宜加梯負面清單”,並開辟審批綠色通道,實現“接件即辦、風險可控”。文章開頭提到兩處工程,正是該流程出台后首批完整經過結構圖紙調取、地質勘探等程序並順利實施的標杆項目,凸顯了制度創新與民生實事的深度融合。
一方電梯,多方共贏,升騰城市溫度
正如新華區委副書記、區長李建國所說,新華區加梯工作不是追求簡單的加裝數量,而是通過引入培育產業降成本,“一樓一策”民主協商化分歧,規范審核流程保質量,尋求企業、居民、社會的多方共贏,真正讓居民“裝得省心、用得安心”。
對企業而言,本地化生產顯著降低成本。杭州西奧MOD電梯河南夢工廠負責人王輝表示,本地實現100%結構部件生產、90%電梯部件預裝,運輸成本降低30%,吊裝時間縮短至4–6小時,維保響應提速至15分鐘。目前業務已輻射16個省,獲超300余台加梯訂單,年稅收預計超300萬元,帶動就業200余人。在該廠工作的裝配工人小陳表示:“現在月薪6000元,還能照顧老人,比外出打工強多了!”
對居民來說,通過統一規劃、基礎施工與質量監管,使整體造價降低約10%。老舊電梯更新還可申請超長期特別國債支持﹔對社會來說,新華區倡導透明競爭與優質服務不僅推動行業良性發展,城市居住品質也在整體提升,基層治理效能顯著增強。
“現在買一袋20斤的大米上六樓,再也不喘了,裝上電梯后老房子越住越舒心。”聊起加裝電梯的好處,陽光花苑小區居民張阿姨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截至目前,新華區已成功加裝電梯124部、更新33部,惠及近3萬居民。
智慧監管+全周期托管,守住電梯安全“生命線”
為解決電梯“維護難”這道坎,在平頂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指導下,新華區創新構建“1+6+1”電梯智慧監管平台,即1個智慧監管大腦、6大功能系統、1個電梯大數據中心,接入全市2.2萬台電梯數據,實現從隱患預警到維保流程的全鏈條數字管理。
更富創新的是“全生命周期托管模式”——電梯交付后,由制造企業全面接管使用管理、維保服務,徹底解決“無人管、無錢管、不會管”難題。
在河南蘊奧的運維中心,數字大屏實時監測電梯運行狀態,一旦出現異常,系統立即預警,維保人員迅速響應。真正實現“電梯安全,三分在建,七分靠管”。
“電梯轎廂上升的那一刻,承載的不僅是居民出行的便利,更是一座城市向上向善的民生溫度。”新華區委書記張偉民表示,將進一步深入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搶抓政策機遇,創新工作舉措,讓城市更新和產業升級統籌聯動、相互促進,讓群眾幸福生活觸手可及。
一部電梯,何以牽動一域治理?新華區以實踐作答:以系統思維融通民生與產業,以數字賦能提升服務效能,以機制創新保障長效運行——這部“幸福梯”,不僅托起了老年人的安居夢,以一部電梯延伸一個產業,將民生痛點轉化為市場熱點與治理亮點,更升起了城市治理的新高度,打開老舊小區煥新的更多可能。(來源:平頂山市新華區委宣傳部 作者:蘇麗香)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