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支付”能赢得中国市场吗?(云中漫笔)

孙 懿

2020年01月13日14:43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最近,经常乘坐出租车的上海市民可能会发现,一些上海出租车开始支持苹果支付(Apple Pay)了。为了抢占中国的移动支付市场,苹果公司在2018新年伊始加大了苹果支付的推广力度——入驻上海超万辆出租车,乘客可以通过苹果手机或苹果手表“秒付”车费。不止如此,苹果还推出了补贴方案,每单支付立减10元,每个用户可以使用5次优惠,相当于送给每位苹果支付用户50元钱。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苹果支付在中国第一次举行优惠活动了。进入中国市场两年以来,苹果支付一直试图扩展应用场景,除了与大量商场、便利店合作,自去年下半年起,广州、杭州地铁相继支持使用苹果支付付费进站乘车。然而尽管苹果支付“一直很努力”,成绩却总是不温不火,前景堪忧。

面对支付宝和微信两大移动支付“武林盟主”,苹果支付这个“洋支付”想另立门派恐怕难上加难。为啥?

一是“筋骨”先天不强。使用苹果支付的前提条件是拥有苹果移动设备,这就意味着其用户规模受到了硬件装机量的限制。数据显示,2017年,苹果手机在中国手机市场的占有率仅有8.2%,这成为了苹果支付的天生劣势。而对于支付宝和微信来说,它们的用户规模并不会受到硬件的限制。此外,苹果支付所使用的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在中国也并不普及。

二是“内功”修炼不够。苹果支付功能单一,只有支付功能。而支付宝和微信都有着丰富的功能,有着庞大的用户基数和活跃的用户群体,它们产生的使用黏性让用户很难转投苹果支付的怀抱。此外,苹果支付在本土化方面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尽管难以匹敌支付宝和微信,但苹果支付也并非没有“独门绝技”。即便二维码在中国更普及,但苹果支付代表的NFC技术在安全性、场景丰富性上都具有优势,未来可能衍生出更多的金融模式。

对于移动支付领域来说,有更多的竞争者参与,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而对于消费者来说,多一种支付方式可供选择也不错。补贴活动虽是推广手段,却也能给消费者带来实惠。

至于苹果支付今后的表现如何,就交给市场去检验吧。

(责编:姜果、黄莎)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