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人民网“大道康庄”全媒体调研行在北京启动,31支队伍分赴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采访。两个月来,一篇篇生动精彩的报道,一个个真实感人的故事,引发社会各界持续好评。细读文章,笔者深刻领略了脱贫攻坚智慧与力量,切实感受到奔梦康庄大道喜人变化。为什么会有这种感受?
笔者认为:好故事来自好的讲述,好办法带来新的启发。在信息爆炸的互联网时代,只有将鲜活的中国故事讲好,才能传递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智慧,为全面奔向小康社会汇聚更强力量。作为新闻工作者,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就是要采集优质花蜜,酿出甘甜作品,最终起到“团结人民、鼓舞士气,成风化人、凝心聚力”的作用。
近年来,大量新闻工作者通过践行走转改,正确引导舆论,回应社会关切,服务百姓生活,除了沉甸甸的责任,更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现象。通过“走转改”得来的作品,展示了我国脱贫攻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良好局面,体现出新闻工作者扎实的作风改变,让更多的人通过新闻作品感受新时代,唤起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澎湃动力。时下,正值脱贫攻坚的关键节点,也是奔向小康社会的时代起点,新闻工作者应更加切实地践行“走转改”,创作更优质的作品,以此反映时代、引领时代。
走基层,需要的是“脚上带着泥巴,村里交到朋友”。在河南篇采访中,人民网记者到嵩县三合村张嵩现家,顶烈日,爬山坡,深入采访,忘记吃饭时间。长达几个小时的采访,让张嵩现忘了自己是采访对象,与记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他不仅请记者讲采访所见所闻,还主动描述自己的致富计划,很多精彩语言因此脱口而出。正如一名现场记者所言,“群众的故事是编不出来的。他们语言生动形象,逗得我们哈哈大笑;他们故事千转百折,让我们回味悠长。”虽然大家采访汗流浃背,写成的稿件却也精彩万分,纷纷认为“不吃饭采访也值得”。
转作风,还要做到“深入其中、感同身受。”青海篇的采访中,采访团“沿西宁、海东、黄南、果洛、玉树一路追问,一路探寻,一路收获,一路惊叹!”话虽简单,采访注定不简单。数千公里奔波,没有扎实作风,稿子就不会常说“群众话”。如稿件中的“栽一棵树比养个儿子都难”“我在位的时候要把这个证书挂在办公室,退休了也要把它带回家里”“‘援友们’从‘白脸蛋’变成了‘高原红’,这就是该有的样子嘛”……正是扎实的采访作风,才有了一句句“土话”感人。
改文风,需要多使用清新的群众语言、能引起共鸣的文字。在海南篇的人物特写稿件中,不少句子令人眼前发亮:“当年,双胞胎女儿9个月大,如今已上幼儿园。说起女儿们,黄海军难掩歉疚。同村民们,倒是结下深情厚谊。”“在他们身后,村里的孩子们笑闹着,跑回家吃晚饭。一抹余晖穿过云层,洒在每个角落。”这些生动的语言,让人看着舒服,又能紧扣主题,增色文章,让人忍不住多读了好几遍。
好故事在基层,好新闻在一线,好记者在路上。通过深入践行“走转改”,新闻工作者把笔触伸进土地,用真情讴歌时代,不仅做到了深入基层、作风扎实、文风活泼,还通过加强设置议题,不断拓展了主流舆论阵地,用真情践行了“四力”,用生动的笔触讲述感人故事。同时,通过创新报道形式,创新传播方式,加强对外传播,向世界讲述出了一个个精彩的中国脱贫故事。
深入践行“走转改”,更展现出各地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探索、成效和前景,通过把镜头对准群众,让百姓成为主角,创新呈现方式,打造优质融媒体产品,人民网编辑记者充分发挥出人民网的品牌价值、平台价值,为地方发展引入智囊与产业资源。
真诚希望这样的“走转改”越多越好,衷心祝愿这样的形式为脱贫攻坚凝聚更多力量智慧,让我们共同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齐声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