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洛阳:荒山变金山 茱萸成“金果”

2020年09月27日12:58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仲秋时节,秋高气爽。在豫西山区河南省洛宁县底张乡马营村的千亩山坡上,一疙瘩一疙瘩粗壮的山茱萸挂满了椭圆形果实,遍布在山坡上、沟叉间,微风吹过,一串串紫红色的山茱萸将树枝压得颤巍巍的,一派丰收景象。连日来,77岁的老人张振亚正带领乡亲们忙着采摘沉甸甸的果实,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提起洛宁县底张乡下高村的张振亚,上了年纪的人都知道,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为了改变荒山面貌,他整整奋斗了36年。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国家大力提倡开发荒山、植树造林、发展经济,张振亚得知这一利好消息后,非常兴奋,“穷山里也有‘金疙瘩’,我要把这荒山变成金山。”他把目光投向了拥有大量荒山的邻村。

经过多次协商,1984年元月,正值而立之年的张振亚与与马营村两委签订了1200亩荒山的承包合同。

马营山海拔在500-1000米左右,三道沟六面坡,溪流众多,发展经济林条件优越。经过一番考察,张振亚决定从引进山茱萸入手,壮大经济林规模。山茱萸,又名山萸肉、杭芋、枣皮等,是一种常用的中药材,具有补益肝肾,收涩固脱之功效,市场广阔的市场前景。

合同签订后,张振亚陆续倾其所有,并多方筹资30多万元,在山上盖起了管理房,修建了防火墙,并多次赶赴西峡、南召等产区购置树苗。山茱萸树龄长,挂果多,虽然达产见效较晚,但是收益年限达上百年。

就这样,他带领一帮人常年吃住在深山,面对荆棘丛生的山坡、艰苦的自然环境,以及资金的紧缺和牲畜的肆意毁坏,年轻气盛的张振亚也曾打过退堂鼓,放弃山茱萸,改种薪炭林。但是,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经济林种植,让荒山变青山的信念,就像一副千斤重担压在他的肩上。七年间,他和工人们起早贪黑,夙兴夜寐,与荒山为伴,闻鸟兽嘶鸣,共清理荒山斜坡3000多亩,共挖树窝10万余个,栽树10万余棵。

随后的几十年,张振亚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清除杂草、打药治虫、砍伐杂木之中,青丝变成了白发,挺直的腰杆也驼了起来。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经过36年的精心管理,马营山绿意盎然,四季飘香,尤其是10多万棵山茱萸已进入盛果期,每年可采收湿果10万余斤,加工后可收干药7吨多,按市场价50元一公斤,每年可收入35万余元。许多外地客商慕名而来,争相订购,山茱萸已成为山区群众增收的摇钱树。

张振亚说,“现在正是山茱萸采收的季节,我可希望更多的人特别是周边村庄的贫困户加入到采摘的行列中,既能增加他们收入,也能为市场提供更多的优质中药材。”(洛宁县融媒体中心赵国印 李志敏 翟继业供稿)

(责编:侯琳琳、杨晓娜)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