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发挥老干部作用,就是重视党的重要政治资源。这种资源的独特优势,在党史学习教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近日,记者在基层走访时了解到,我省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充分发挥老同志熟悉党史的独特优势,以多种形式组织他们结合自身经历讲好党的故事,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先进典型如何发挥新作用
淇县太行山区有个大石岩村,村里最醒目的一栋现代建筑叫“红馆”,馆内处处可见红色基因。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共有103批次、5200余人前来参观学习。
为啥要在山村里自建“红馆”?大石岩村党支部书记徐光深有感触地说:“只有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才能凝聚人心,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得到贯彻落实。”
徐光退休后只身回到家乡、带领群众致富的故事,早已远近闻名。大家都想来听他亲自讲讲,为何作出回村选择?乡村该如何振兴?
“学党史要进入历史意境中去学,换位到当年的情景中去体会。”这是徐光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想想白求恩,一个加拿大人,为了中国人民死而后已,相比起来我做的算什么?”
徐光作为先进典型,身上也有一种意境,能感染人、激励人。“徐书记讲的都是真情、真事,他是用实践经验来讲党史的!”大学生村干部孔水洲深得老书记真传,现在讲起党史、村史也是深入浅出。
红色资源如何变成活教材
对林州市“五老”宣讲团成员于报生来说,红旗渠再熟悉不过了,他生于此长于此,现在更致力于把红旗渠的故事讲给下一代听。
6月3日下午,他进行党史学习教育宣讲的小听众,来自红旗渠纪念馆1.5公里外的姚村镇一中。宣讲中,这位被红旗渠精神改写人生的老人,数次落泪。
老于的身体并不太好,却一直辛勤奔走在宣讲一线,为何?“我认为,传承好红旗渠精神,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为了让宣讲效果更好,他学着用年轻人的话语,拉近和青少年的距离。
“虽然我们经常在课堂上给学生讲红旗渠,但今天带着大家来到实地,听于老讲课,有了更深的体会,真正触动了内心。”姚村镇一中教师董勇钢说。
现场,几位同学从参观者变为解说员,从“要我听”变为“我来讲”,党史学习的代入式体验感进一步增强。大家纷纷找于爷爷签名留念,请他“再多讲几次这样的党史课”。
厚重党史如何贴近老百姓
6月4日下午,濮阳市华龙区重华社区“板凳会”街头巷角说党史活动照常开展。提起家里“四代党员”的故事,老战士崔华增打开了话匣子。
“爷爷在抗日烽火中秘密入党,父母在解放战争中入党,我是解放军大熔炉锤炼出来的党员干部,儿女也都是共产党员。”老崔目光炯炯有神,在座居民一起聆听。
组织老党员深入社区楼宇,围绕群众最感兴趣的党史事件,以朴实的话语深情讲述百年辉煌历程,让党史学习教育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样的党史宣讲形式既灵活又生动,走‘新’更走‘心’,真心听不够!”聆听“板凳会”的年轻人感慨不已。
同时,小板凳挨个摆成半圆形,社区干部与群众围坐在一起,面对面讨论如何解决各种民生问题,“板凳会”也成了“我为群众办实事”的现场办公会。
“‘板凳会’讲党史也解民忧,一举两得,今后哪里有需要,板凳就往哪里搬!”重华社区党支部书记卢利娟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