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河南各地

走进郑州市上街区 聆听“小网格”里最真实的故事 定格最美的画

2022年04月24日16:39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第三篇章

身体健康卫士 社区医护: 杨建鹏 白雪

“有一些居家隔离的人,本身可能就有一些慢性病,期间有任何不舒服,我们都要第一时间过去检查,评估,看是否有必要进一步诊治,是否要转送到医院进行治疗。”上街区中医院内科医生杨建鹏是社区疫情防控三人小组其中一员,他负责两个社区的工作,大约7000多人。他说,符合居家隔离或者居家监测的人都是很安全的,但是隔离期间倒是常常遇到身体不舒服,或者需要进行心理疏导的人,这个时候我们作为社区片医就会第一时间到位。

“三人小组工作机制效率非常高,以前有问题找人,程序繁琐,现在就是很直接的能找到管事儿的,马上就能解决问题。”杨建鹏说。

“晚上12点多,所有医护到位。从凌晨一直忙到天亮,最终把楼腾空做成隔离病房……”杨建鹏回忆着那次有惊无险的经历,“一共送来三十多个病人,经历一个多月的隔离,没有一例感染;解封的那一刻确实松了一口气。两年多来,全区组织了很多次全员核酸,但我没参与过,每次都能看到身边的同事主动请战,再苦再难,没有退缩过,有些事情,真正参与了才知道其中的意义,哪怕只是做了微不足道的事。”

如今,治疗和隔离经验丰富了,居民配合度也高了,虽然心理上稍微放松了,但是精神上还是很紧张,对每一个发热病人,每一个外地回来的人,咱都问的很详细,所有去过的地方都要登记,这根线始终不能松,都不想让自己的地方出现漏洞,每个人都有家庭有孩子,疫情一出,对很多人都会造成很大的牺牲。

和不少家庭一样,杨建鹏的爱人也在医疗战线,是一名护士。工作本就繁忙,加上疫情当前,聚少离多成为了常态,“我们彼此互相鼓励,也明白自身的职责,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对得起心中的信仰。”杨建鹏说,“我们夫妻没有什么可写的,都是做着平凡的事,外人可能不太了解,我们很清楚,夫妻双方都在一线的人太多了……”

“在隔离专班工作虽然只有短短二十多天,但是大家配合默契,与隔离中的居民朝夕相处,哪怕只是为他们做了很小的事情,但渐渐产生了深厚的友谊,就像一个大家庭一样。”舍小家为大家是隔离专班的共同点。白雪是上街区中医院的护士,两年多来,始终坚守在抗疫一线,也留下了许多难忘的故事。

在疫情防控中,核酸检测是一道关键且必不可少的程序。上街区第一次全员核酸检测,白雪和同事六个人负责一个社区的检测工作。

“接到通知后马上就出发了,当时因为缺乏经验,包括流程各方面设置的也不太理想,因此困难比较大……”白雪向笔者讲述,当时天气实在是太热,10:1混采,甚至一个人上去采样两三管就得换下一个人替上去。

“不能脱防护服,只能在旁边的树下休息一下。”看到居民晒着大太阳排队,白雪和同事们也想坚持再坚持一下,快点再快一点。“大概中午1点,我们有个队员多坚持了一会儿,本是好心,但身体却真的承受不了,很快有了中暑的迹象,不得已只能放下手中的采样管……”

“中间轮休大约两个小时,赶紧方便一下,吃点东西,尽可能的争分夺秒休息休息,然后我们又去了另一个采样点,接替别人,从晚上8点开始,一下就到第二天天亮了,半夜人少的时候,我们就轮换着在小区的石凳子上睡一会儿。”

近期,不少网友都说“青春才几年,疫情占三年”,白雪也深有感触,“小女儿今年6岁多,这两年感觉转眼就长大了。”身为医护工作者,本身工作就繁忙,如今,防控形势紧了,睡觉都不敢睡“死”,接到通知随时就得出发。

“妈妈,你要去哪里?”

“我要去上班了,为了防止更多的人生病,我要去照顾他们。”

“你要去多久,我想你了怎么办呢?”

“妈妈这次要去很久,你想妈妈了,就跟妈妈视频,在家里要听话哦,宝贝。”

忆起过往,白雪的眼睛湿润了,来自很多方面,有对家庭的亏欠,有被疫情肆虐两年多来的感情释放……

我们坚信,走过黑暗,必将迎来光明。

“上街区各基层党支部将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坚持党建引领,凝聚各方力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全力以赴开展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坚定不移打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坚决守好来之不易的良好局面。”上街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克东海坚定不移地说。(郑州市上街区委宣传部 红星供稿

(责编:辛静、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郑州800吨新鲜蔬菜驰援上海
  • 河南生态环境执法人员将统一"换装"
  • 信阳万亩茶山披绿装 毛尖采摘正当时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