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声音】
宋兆普代表:加强乡村医生基本保障 守护乡村健康

宋兆普参加分组讨论时发言。董亮摄
“为乡村医生提供养老保障迫在眉睫,也只有加强和改善乡村医生的基本保障,才能够让这支队伍健康、长久地发展下去。”改善乡村医生基本保障,是全国人大代表、河南省汝州市金庚医院院长宋兆普最牵挂的事。
作为一名从乡村走出的医生,从医43年的宋兆普,始终关注着乡村医务工作者和乡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在宋兆普看来,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人民群众健康是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乡村医生,是卫生事业服务人民群众健康最直接、最前沿的阵地。
宋兆普介绍,伴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乡村医生先后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变迁。从新中国成立后半农半医的赤脚医生时代,到乡村医生阶段,再到后来向执业医师的过渡阶段。
“但无论怎么改变,乡村医生都必将是广大乡村百姓健康的服务者、提供者、守护者!”宋兆普说,乡村医生身处农村卫生第一防线,充分掌握老百姓的健康状况、生活习惯、个人心理、家庭关系、经济状况等,便于为群众提供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多年来为老百姓急、慢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十多年来,我国村级卫生室从业人员每年都呈减少趋势,且以50岁以上年龄的乡村医生为主体,乡村医生技术人才队伍老龄化严重。“他们几乎是24小时、全年服务在岗,但很多年龄大的乡村医生离开岗位后又无法获得有效的生活保障。”经过大量走访调研,宋兆普了解到,老年村医保障低下的现实,也深深地影响着年轻一代的乡村医生,年轻人不愿意从事乡村医生职业,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人。
对此,宋兆普建议,以城镇职工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方式为所有在岗或到龄退出岗位的乡村医生解决养老保障,费用由中央财政、地方财政、乡村医生按比例分摊缴纳,对于不愿意缴纳费用的乡村医生,享受原省份政策补助。
同时,政府为乡村医生统一购买医疗事故责任险,费用由政府和医生共同分担。对于在岗乡村医生因病不能再从事工作的,政府应给予生活补助或允许提前申请病退,此外,到龄退出或退休的乡村医生,在身体健康允许的前提下,可考虑允许其继续执业。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强调乡村振兴。”在宋兆普看来,乡村振兴,健康是“基”,如果人民健康得不到保障,乡村振兴、人民群众共同富裕,就不能落到实处。“未来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扎根基层,为乡村服务,为乡村振兴做出贡献。”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