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春季禁渔22年

丹江口水库生态效益凸显

孟向东 李栀子
2024年03月14日08:11 | 来源:河南日报
小字号

  “收网了!禁渔期半年,精力全放在经营农家乐上!”3月12日,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核心水源区——淅川县香花镇宋岗码头,村民张小伟正将晾晒好的渔网收回仓库。

  这已经是淅川县第22年实行春季禁渔了。丹江口水库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水源地,淅川县作为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地,水域面积近80万亩,水生生物资源种类多达100余种。春季是鱼类产卵繁殖和幼鱼生长期,为保护丹江口水库水质,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实现库区水生生物良性循环,从2003年起,淅川县每年都要实行春季禁渔,让鱼类充分“休养生息”。

  “刚开始禁渔期三个月,从2020年起,延长至半年。”淅川县水产服务中心主任陈大明说,禁渔期间,淅川县把丹江特有鱼类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一级饮用水源保护区列为重点执法范围,将全县重点水域划分为5个网格,按照“属地为主、按责分工、条块结合、齐抓共管”的原则,库区综合执法、公安、水产、水利等部门联合行动,共同开展水上巡逻,确保重点水域监管不留死角、不留盲区。

  “禁渔期间,我们还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活动,每年放流鲢鱼、鳙鱼、草鱼等净化水质类苗种300万—500万尾。近年来,累计放流苗种3.6亿尾,有效改善了库区鱼类种群结构,修复了水域生态环境。”淅川水产科技人员刘红说。

  禁渔制度实施以来,丹江口水库鱼类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库区水域内可见成群鱼类活动,被称为“水中大熊猫”“活化石”的濒危物种桃花水母在丹江口水库“安家”,鲢鱼、鳙鱼、青虾等7个品种通过了有机食品认证。

(责编:于思远、辛静)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探访殷墟博物馆新馆 感知伟大商文明
  • 新春走基层|博物馆里的“新宝藏”
  • 冰天雪地 众艺人齐聚马街闹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