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淅川:秋月梨丰收 农民增收

近日,在淅川县仓房镇侯家坡村秋月梨基地里,只见一个个硕大圆润的秋月梨压弯枝头,果农们动作麻利地将秋月梨摘下,剥去包裹袋放入筐内,鲜嫩的色彩让人眼前一亮,诱人的梨香让人不由得生出陶醉感来。
“今年雨水好、光照足,梨子不仅个头大,还甜得很!”果园基地负责人王雅楠向慕名前来购买的顾客介绍道。在秋月梨挂果后,我们都会经过套袋处理,防虫、防鸟,提高梨的品相,最大的梨能长到1斤多。
走进仓房镇水果分拣车间,只见农户们非常娴熟地将秋月梨分拣好,放入包装袋里。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俺因为照顾家人不能外出打工,但是也要自食其力。现在空闲时间我就在家附近做活,一个月也能挣一千多块钱。”王海荣村民开心地说道。
目前,全村从事秋月梨分拣、包装的妇女已超过40人,大多是六十岁以上的老人和留守的宝妈们,利用闲余时间干手工活,赚钱顾家两不误。
“包装工作,门槛低,简单易学,工作时间灵活,没有年龄限制,村里不能外出务工的40多名照顾家人的妇女、弱势劳动力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实现居家增收。”仓房镇产业办主任周成霞表示。
秋月梨产业在仓房镇逐步发展壮大并焕发出勃勃生机,老人、留守妇女不出村也可以有活干,在家里也能有收入,小小手工活成功打通农村弱势群体“就业‘最后一公里’”,托起乡村振兴之路。
在淅川,有很多像仓房镇一样依靠发展特色产业而使村民逐步富裕起来的村庄。近年来,淅川县紧紧围绕“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的理念,以“小经济”撬动“大振兴”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鼓励家庭农场发展果树种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围绕农村弱势群众增收问题,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挥党员干部模范带头作用,发展制伞、眼镜制作、电子、制鞋、服装等小微经济,让弱势群众在家就能赚钱养家,补贴大龄群众日常生活,激发起群众创业增收内生动力。(淅川县委宣传部供稿 作者:李雪山 王朋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