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

一碗酸辣粉里的富民大产业

杨晓娜
2025年01月17日08:15 | 来源:人民网
小字号

寒冬时节,豫东平原通许县冯庄乡东双沟村,翻耕机在田间地头来回穿梭,给土壤“舒筋活络”,为年后红薯种植做准备。

种植户王兵,家里种了20多亩红薯,商品薯每斤收购7毛-8毛,每亩收益5000多元,一年下来净落10来万。“种苗有供应、产品就地卖,收入有保障。”他对眼下的生活很满足。

通许县冯庄乡种植大户收获红薯。罗青春摄

通许县冯庄乡种植大户收获红薯。罗青春摄

东双沟村有种红薯的传统,全村红薯种植面积800亩。“过完春节,村里就开始订单式采购红薯苗了。”村支书刘杰兴奋地说:“俺村的红薯口感甜糯,营养价值高,成品薯由本地酸辣粉企业统一收购,商品红薯通过电商平台销售,不愁销路。”

如今,村集体发展红薯大棚76座,其中,育苗大棚30座,村两委组织统一采购种苗,统一种植、统一收购,带领种植户一起增收。

位于通许县朱砂镇的红薯产业园,500余座标准化育苗大棚连成一排,年产试管苗4万瓶,大田扩繁苗2亿株,种薯10万吨,依托河南省农科院技术,从育苗、种植、收购形成一条龙产业链。

通许县冯庄乡红薯种植区。罗青春摄

通许县冯庄乡红薯种植区。罗青春摄

通许县是红薯、马铃薯种植主产区,全县及周边县区红薯、马铃薯及各类蔬菜种植面积达100余万亩,为酸辣粉生产提供了充足原材料。

过去,红薯干饭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如今,曾经不起眼的小小红薯串起群众致富产业链。

调浆、涂布、脱布、预干、切丝……在酸辣产业园,生产车间一派繁忙,包装车间内,一袋袋粉饼通过传输带被人工分拣、包装。

临近年关,生产进入旺季。“我们以红薯和马铃薯淀粉作为粉饼原料,采用铺浆蒸煮工艺,每天22条生产线可生产240万桶、40万箱方便速食。”河南省丽星亿源食品总经理宗国强介绍。

通许县一企业制粉车间。 卢攀登摄

通许县一企业制粉车间。 卢攀登摄

“全县有76条酸辣粉产业生产线,酸辣粉产业规上企业23家,年产酸辣粉7.2亿桶,方便粉丝自主和代工产品占全国市场六成,带动全县就业6.1万人次。”通许县委副书记、县长憨振强介绍。

近年来,通许县立足资源优势,以龙头企业为引领,链接上下游中间商,吸引了一批酸辣粉生产、加工、零售企业纷沓而至。目前,酸辣粉产业园一期已经建成,实现了“开园”即“满园”。

紧盯延链强链,去年6月份,通许县建设年产10万吨淀粉加工产业园,补齐了在淀粉生产环节短板,推进上下游全产业链建设。

“2024年全县酸辣粉全产业链产值突破60亿元。淀粉产业园投产后,可消化20万亩红薯和20万亩马铃薯,给周边县区农民带来14亿余元增收。”憨振强介绍。

粉饼是基础,配料是灵魂。

打开一碗酸辣粉,开水冲泡5分钟,一股酸辣味道扑鼻而来。

“酸辣粉里味道是关键。”河南品正食品科技有限公司张德林从事调料研发和生产经验40多年,最早从方便面调味料包做起。

起初料包从国外引进,国内调味市场尚未开发。如今,公司有专业的研发团队,每年开发新配方千余个,年产10000吨调味料,专门为火锅面、麻辣烫等方便快消食品提供调味粉包、调味酱包、调味油包、复合醋包、营养菜包等。

乘着酸辣粉产业起势的东风,调味品产业逐渐形成集群。具有“中国速食调味料之都”之称的焦作温县,为酸辣粉提供80%调料包,在预制菜、水饺、休闲食品等领域广泛应用,推动螺蛳粉、粉面菜蛋、麻酱米线等成为网上爆款品类。

一群多链、聚链成群。酸辣粉作为快消品,是连接农副产品加工和食品制造的重要产业之一。一碗酸辣粉里,料包材料多种多样,粉包、酱包、菜包、豆段、花生包、醋包……河南是蔬菜大省,酸辣粉产业也带动了花菜、胡萝卜、干菜、花生等多条产业链聚链成群,快速发展。

小红薯带动农业大产业。

走进河南省信阳市息县酸辣粉小镇智能化车间,单体8万平的u型厂房车间已投入使用,系统自动在线监测,机器有条不紊作业。

“每桶酸辣粉里有60克粉饼,260根粉丝,每一根粉丝26厘米长,农业要用科技说话。”河南豫道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赵豪信心满怀,和浆配比、粉饼厚度等,电脑数据自动检测,不符合标准系统提示报警。

酸辣粉自动化生产线。人民网 杨晓娜摄

酸辣粉自动化生产线。人民网 杨晓娜摄

在外包装区,机器人伸出长长的“手臂”轻轻一抓,将一件件产品统一归类码垛。智能车间负责人王玉中介绍,“原来包装段一条生产线需要26个人,现在产能效率提高了2倍,只需要13个人。”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农业产业化转型的关键。“我们正全力打造中国红薯产品研发基地、中国酸辣粉创新基地和红薯小镇、酸辣粉小镇‘双基地双小镇’,力争5年内实现年产值50亿元,10年内成长为百亿级产业集群,带动更多群众在红薯产业链上增收致富。”息县相关负责人介绍。

息县酸辣粉小镇鸟瞰图。人民网 杨晓娜摄

息县酸辣粉小镇鸟瞰图。人民网 杨晓娜摄

从田间到餐桌,一根红薯的“蝶变”见证着绿色食品大产业。

近年来,河南省加快“7+28+N”产业链群能级跃升,现代食品产业集群作为其中之一,重点培育小麦、玉米、水稻、红薯等20条优势特色产业链,计划打造万亿级现代食品产业集群。

为了大力发展酸辣粉产业,河南省出台了《河南省酸辣粉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出到2025年全省酸辣粉产值达到300亿元,打造全国酸辣粉知名生产基地。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壮大县域富民产业,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培育乡村新产业新业态。

“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推动农业与食品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一座全新的绿色食品产业集群在中原大地上跃然而起。

(责编:黄莎、杨晓娜)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