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各地

郏县“小城游”火爆出圈

2025年02月08日12:09 |
小字号

随着“奔县游”“小城游”热度的持续攀升,河南省郏县依托自身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独特的旅游魅力,在县域旅游市场中脱颖而出,成为游客的新宠。春节期间,郏县旅游热度不减,吸引众多游客前来领略这座小城的魅力。

2月7日上午,笔者走进了河南省郏县,探寻这座小城如何以县域旅游书写大市场传奇,如何让“流量”变成“留量”,迈向长红之路。

打造地方特色IP,讲好“小城故事”

在县域旅游发展进程中,讲好“小城故事”并构建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IP意义非凡。郏县,这座坐落在中原腹地的小城,凭借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秀美的自然景观,成功塑造了极具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其中,三苏园作为郏县的文化瑰宝,因纪念苏洵、苏轼、苏辙三位文坛巨匠的陵墓而闻名遐迩,吸引无数游客前来瞻仰。园内古色古香的建筑、葱郁的树木和悠扬的古乐,营造出宁静致远的氛围,让游客在欣赏美景之际深入领略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此外,郏县的地道美食,如郏县饸饹面、豆腐菜等,也成为游客口中的佳肴,让味蕾在旅行中尽享盛宴。

来自郑州的游客李女士告诉笔者:“我们选择来郏县旅游,就是被这里深厚的文化底蕴所吸引。三苏园不仅让我们领略到了古代文学巨匠的风采,还让我们品尝到了地道的郏县美食,真是不虚此行。”

青龙湖畔的美景是郏县的另一大亮点。春节期间,湖边热闹的场景与湖光山色相得益彰。小吃摊位上热气腾腾的烤红薯、糖葫芦和棉花糖,让游客在品尝传统美食的同时,感受到浓郁的节日氛围。青龙湖的自然风光与郏县的美食文化完美融合,为游客提供了难忘的旅行体验。

在打造地方特色IP方面,郏县注重文化与旅游相结合,打造了一系列富有地方特色的旅游产品,例如以“三苏文化”为主题的文创产品和以郏县美食为特色的旅游套餐,这些产品深受游客喜爱,进一步增强了郏县的旅游吸引力。

让“流量”变“留量”,提升旅游体验

县域旅游的崛起,不仅依赖于地方特色IP的打造,更在于如何将“流量”转化为“留量”。为此,郏县在提升旅游体验方面下了不少功夫。

春节期间,郏县精心筹备了一系列文旅活动,诚挚邀请各地游客回“郏”过年,共迎新春佳节。灯谜会、民间艺术表演等活动让游客在欣赏美景的同时,感受到浓厚的节日氛围。县文化广电旅游局负责同志仝军教介绍,2月12日(正月十五)当天,国家级非遗项目“郏县大铜器舞”“舞龙舞狮”“竹马旱船”等民俗表演将精彩纷呈,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赏。

多举措推动县域旅游发展,完善基础设施

县域旅游的崛起离不开基础设施的完善和县域接待能力的提升。近年来,随着新型城镇化的持续推进,郏县县域交通、住宿条件显著改善,中高端酒店进军下沉市场,民宿逐步提升住宿体验,县域承载力和旅游水平明显提高。

停车场、卫生间、游客服务中心等设施一应俱全,为游客提供了便利的游览环境。郏县民宿产业蓬勃发展,从传统民居到现代设计,各种风格的住宿选择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像冢头镇李渡口的水上船坞民宿,以其独特的湖景和乡村风情,为游客提供别样的住宿体验。

在交通方面,郏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捷,高速公路的建成使游客能够轻松抵达,此外,郏县不断加大对交通设施的投入,改善道路状况,增加公交线路,扩大公共交通覆盖范围,提升服务质量,为游客出行提供更多便利。住宿品质的提升和旅游人才的培养,也使郏县的旅游接待能力显著增强。春节期间,郏县加强对民宿和酒店的管理与监督,提高服务标准,开展服务人员培训,提升服务水平。同时,通过举办培训班、引进专业人才等方式,加强旅游人才的培养,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这些举措共同推动了郏县旅游产业的繁荣,为郏县旅游业的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据统计,2025年全县旅游接待人次达到112.8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258亿元。郏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副县长杨洪峰表示:“下一步,郏县将持续挖掘和利用本地丰富的文化资源,创新旅游项目,提升旅游服务,致力于打造更高质量、更具吸引力的旅游目的地,让郏县‘小城游’持续火爆,成为县域旅游崛起的新典范。”(来源:郏县县委宣传部 作者:杜冠甲 李繁森)

(责编:黄莎、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记者探访南水北调水源地
  • 探秘“起重机械之都”长垣
  • 微电影《好日子》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