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健科普丨感冒咳嗽无小事 合理用药需尽知

Part1 什么是风寒感冒,它是如何发病的?
病人受风寒而发生的感冒。中医将这种致病的“冷空气”称为风寒之邪,多从肌表、口鼻而入,感受风寒之邪导致的咳嗽称为“寒咳”。
当肌表感受触冒风寒之邪,由于寒邪具备凝滞收引的特性,可困束肌表,导致卫阳被遏,营阴郁滞。“卫阳”即所谓的正气,充当守卫军的角色,行于脉外具有保卫作用,可温煦肌表并调节汗孔的开合、腠理的紧密,让我们的身体暖暖的。
当有风寒之邪侵犯机体,卫阳首当其冲,开始了正邪交争的局面。在该过程中,将产生两种结果:
①卫阳气充足,与寒邪斗争胜利了,正胜邪退,人则不发病。
②卫阳虚弱,或者邪气太强大,卫阳招架不住,败下阵来,人则发病,出现卫阳被遏,营阴郁滞。
卫阳被遏之后不能外达温煦周身,就会感觉冷,即使穿衣盖被也无法缓解;营阴被郁,就会导致汗液排出不畅,表现为“无汗”。
Part2 风寒感冒和咳嗽有什么关系?
要想弄明白这两者的关系,首先要知道肺的生理功能。
人的正常呼吸主要依靠肺。它就像电梯一样能升能降,正因为具备这样的生理特性,人才能完成一次正常的呼和吸。通过肺的升降,可以将水谷精微输送至全身的特定脏腑共同调节水液代谢。中医上又将肺的这种功能称为“肺主宣发与肃降”、“肺主通调水道”。
当感冒之后,风寒之邪就像一把无形的“枷锁”,它可以把肺牢牢地拴入怀中,肺的宣发肃降及通调水道的功能出现异常。宣降失常,水道不通,肺气逆乱,人就会出现呼吸系统的相关疾病,最常见的就是咳嗽;水液代谢失常还会出现局部及全身水肿,小便不利。
Part3 风寒咳嗽主要有哪些症状?
恶寒重、发热轻
起病急、病程短
痰多色白、稀薄
咳声洪亮有力
咽痒,遇风、冷空气加重
Part4 咳嗽时可以直接用止咳药吗?
当呼吸道受到外界因素的刺激,人的大脑就会引起警觉,出现咳嗽这一行为,试图将气管内的有害物质物质连同痰液一起排出体外。痰液是呼吸道的分泌物,加上炎症细胞死亡之后释放的物质,是微生物赖以生存的家园。
镇咳药物虽然能够止住咳嗽,但是由于寒咳时痰湿较多,服用镇咳药之后痰液不易咳出体外,不利于感染的控制,故不建议使用强力镇咳药。
Part5 风寒咳嗽时应如何治疗?
一、中成药
①三拗片(医保乙类)
一次2片,一日3次。
②杏贝止咳颗粒(OTC,医保乙类)
一次1袋,一日3次。
③治伤风颗粒(OTC)
一次1袋,一日3次。
④通宣理肺丸(OTC,医保甲类)
大蜜丸一次2丸,一日2~3次。
⑤橘红痰咳颗粒(OTC,医保乙类)
一次1~2袋,一日3次。
⑥小儿荆杏止咳颗粒(儿童)
温开水冲服。3~5岁,一次1/2袋;6~14岁,一次1袋。一日3次。
二、食疗
①香菜葱白汤
食材:香菜15g,葱白15根,生姜9g。
用法:将香菜、葱白、生姜洗净、切碎,放锅中加清水适量煎煮10~15min,去渣取汁饮服即可。每天2次,连服2~3天。
②生姜红糖水
食材:生姜10g,红糖少许。
用法:生姜切片或切丝,适量清水煮沸10分钟,去渣取汁。加入红糖煮至溶化,粘稠起丝时停火,在搪瓷盆内涂上热素油,再将熬化的糖汁倒入搪瓷盆内摊平,稍冷后用小刀划成2cm见方的小块即成。每日空腹时服2次,每次5块。
③香菜黄豆汤
食材:香菜15g,黄豆15g。
用法:将黄豆提前一天放入清水中泡发,第二天捞出放入锅中加清水熬煮10分钟左右。加入香菜一起煮约15分钟,最后加入适量的食盐,除渣后服汤,每日1次。
④葱醋粥
食材:大米20~100g,生姜3g,葱白7根,米醋10~15ml。
用法:取大米、生姜入沙锅同煮1~2沸,再放入连须葱白,待粥将熟时,放入少量米醋稍煮即可,每天2次。(醋是收敛的,不能放多)
⑤香葱饮
食材:葱须、香菜根、白菜头
用法:将葱须、香菜根及白菜头洗干净之后放入锅中加入清水煎煮,大约20分钟之后取出渣滓,加入红糖,搅拌均匀即可。每天服用1剂,分2次服用。(来源:河南省健康中原服务保障中心 作者:孟菲)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