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

2020年02月07日07:46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原标题:战斗在社区疫情防控第一线(人民眼·疫情防控)

“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1月25日、2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专题研究加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2月3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强调,各地区要压实地方党委和政府责任,强化社区防控网格化管理,采取更加周密精准、更加管用有效的措施,防止疫情蔓延。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疫情防控,城乡基层社区是第一道防线。如何充分发挥社区动员能力,实施网格化、地毯式管理,群防群控,稳防稳控,将防控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实现防输入、防蔓延、防输出?

本报记者走进北京、江苏、浙江、河南、湖南、重庆六省市的基层社区,倾听党员干部、居民群众、志愿服务者讲述身边事,透过他们坚守疫情防控一线的坚实脚步,触摸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坚定信心。

河南郑州市建新南街社区

“召必来”的老兵志愿服务队

本报记者 马跃峰

“我就必须进!”正月初三,有人到建新南街社区68号院串门,被“守门人”陈伟劝阻,不由吼了起来。

“你就不能进。”陈伟态度坚决,却赔着笑。

“你有啥权力?”

“我没权力。可万一携带病毒造成传染,后果严重。”

对方不听,竟想动手。陈伟仍旧赔笑,“打架?你要负法律责任。”苦口婆心劝半天,来人终于消了气,没进门。

68号院暂无业委会,也没有物业管理,属于“无主管楼院”。在河南郑州市二七区建新南街社区,这样的楼院目前还有5个。“守门人”陈伟是社区的党支部书记。

“防控疫情蔓延,‘无主管楼院’是最让人担心的薄弱环节。”二七区委书记陈红民说,“以小区保社区、以社区保城市”,必须调动各方力量,织密织牢防控网。

建新南街社区有流动人口2万多,大都是租住的清洁工、护工、保安,疫情防控难度不小。

大年三十,陈伟没顾上回家就开始布置防疫工作。可社区只有十来名工作人员,人手紧缺。陈伟灵机一动:五里堡街道有一支120多人的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建新南街社区的就有20多人,一定可以“召必来”。

陈伟也是退役军人,在微信群一问,不少人“请战”。怕人多易交叉感染,他将人员分成4班,4人一班,24小时坚守卡点,配合入户巡查、测量体温。

相比其他人,陈伟既要干好社区党支部书记,又要当好退役军人的榜样。他每天早上6点半出门,7点到卡点,接着检查记录,安排物资,挨家摸排……几天下来,嗓子喊哑了。

陈伟叮嘱“战友们”注意个人防护,千万不敢发烧。“一个人发烧,分不清是感冒还是被感染。大伙儿都得隔离,工作就搁下了。”

69岁的退役军人郑海宁接话说:“做好个人防护,咱当过兵的人,有多难都不会退缩。”

“对,退役军人不褪色,干活不怕累,战‘疫’必能胜!”志愿者杨桦、徐四保一齐表态。

重庆渝北区翠苹路社区

挨家挨户严排查

本报记者 蒋云龙

重庆渝北区宝圣湖街道翠苹路社区是个老社区,商铺、农贸市场一应俱全,实际居住人口1.4万多,疫情防控任务较重。

段涛飞是社区党总支第一书记,这十多天来和同事一起做排查、搞宣传,格外忙碌。

“农贸市场和辖区商户容易聚集人流,宣传和管理更要加强。”段涛飞天天到现场巡查,“这几天,我在朋友圈‘微信运动’步数榜上一直名列前茅。居民可以‘宅’家不出门,我们不能闲!”

接到排查通知时,段涛飞正在老家过除夕。正月初一上午,包括段涛飞在内的社区干部一个不落,全员到岗。社区工作人员、党员、网格管理员分组分头排查。

“网格员熟悉情况,手上握有居民台账。对本地住户,我们先打电话核实相关信息。打不通电话或情况不熟的,挨家上门。”段涛飞说,人手少,任务重,大家早上7点就开工,晚上10点以后才下班。短短几天,5000多户1.4万多人,他们已走访了两个来回。

“对于一时没能联系上的,我们就在住户门上贴了温馨提示和联系方式,密切跟踪。”翠苹路社区党总支书记王利伦说,排查要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才能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也有居民不太配合,没戴口罩就往外跑,还在菜市场扎堆聊天。社区干部前去劝说,对方却讲“我一把年纪了,怕啥子!”

段涛飞使出“笨办法”,既带着大伙儿上门宣传,又拎着喇叭走街串巷,播报党委和政府的通告,还用上了不少诙谐好记的顺口溜。段涛飞说:“居民们听了,一边乐,一边就把防疫知识和注意事项记住了。”

前几天,渝北区又成立了党员突击队,段涛飞第一时间申请加入,发动社区商户为居民送菜。

社区建了微信群,每天更新菜价信息,居民群内点单,商户打包送到小区门口。对居家隔离观察的居民,社区干部挨家挨户去送。

“要防得住疫情,也要方便居民生活。”天天要跑腿,段涛飞不禁打趣,“瞧着吧,我在‘步数榜’的排名还得涨。”

北京通州区中仓社区

令人动容的照片背后

本报记者 贺 勇

2月5日,雪花飘落,北京通州银装素裹。

连日来,62岁的中仓社区居民赵德林身背“长枪短炮”,跟随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们来回奔波。自1月22日以来,中仓社区全体工作人员迅速行动,盯紧防疫工作重点,“外防输入、内防流动”。

看到社区居民微信群里征集志愿者巡逻,已经退休的赵德林便报了名。他喜欢摄影,忙里偷闲,用镜头定格下许多温暖瞬间。

诸多照片中,有一张格外令人动容:一位女性“蓬头垢面”,面容憔悴。照片摄于1月31日,主人公是34岁的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张娜。

中仓社区共有楼房53栋,常住人口2814户7000多人,疫情防控压力较大。张娜连续十几天奋战在一线,每天睡眠不足6小时,梳洗打扮顾不上。赵德林按下快门,于是就有了这张照片。

每天起床,张娜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手机,在工作群里安排社区网格长、楼栋长、单元长对各自负责的区域进行摸排。“我们按楼栋组建50余个‘防控群’,覆盖辖区4个独立小区。”

5日一早,张娜又带着社区干部和志愿者到小区出入口换班,查看登记表。中仓社区共设置4个封闭管理出入口,每个小区只留一个应急通道,并对进出小区的人员严格登记管理、测量体温。社区还为本小区居民制作出入证,方便日常进出,也便于更好地管控外来和返京人员。

随后,张娜和社区工作人员挨家挨户走访,排查从外地返京人员,监测重点人员体温,登记造册。

“什么时候、从什么地方回来、坐了什么车、几点到家的,都要详细记录。”张娜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对摸排到的经湖北返京人员,实行居家隔离观察,每天都有一名社区医生和社区干部跟踪情况。”

中午1时许,张娜忙完工作回到家,顾不上吃饭,先得照看孩子。“小女儿才7个月,正在哺乳期。最近每天排查走访,顾不上她。”

这些天来,对中仓社区一线工作人员跟拍越多,赵德林感慨越多。“他们也都有家有亲人,这一切都是为了防控疫情。”赵德林在微信朋友圈写道:“他们同样是面对疫情的逆行者、百姓安康的守护人!”

江苏南京市奥体社区

“90后”网格员的防疫镜头

本报记者 申 琳

这是2月1日下午的一串镜头——

一位身穿“党员志愿服务”红马甲的年轻女士,气喘吁吁赶到一个小区门口,拎起一袋生活用品就走,旁边一名男子正驾车等着她;到了一家药店门口,停车,她小跑着进店买药;20多分钟后,汽车停在另一小区,她推开车门,拎起袋子和药品,跑向门岗……

女士名叫唐莹雅,一位“90后”,是江苏南京市建邺区奥体社区网格管理员,驾车男子是她丈夫。夫妻俩急匆匆取送的用品和药物,不是给他们的亲友,而是两位素不相识的老人——因疫情正居家医学观察的田刚(化名)的父母。

1月26日,正月初二晚上,唐莹雅接到奥体社区物业人员的一个电话:“田刚一家回小区了。”小唐的心猛地一紧,田刚夫妇前不久跟从武汉出发的父母一起到国外旅游,属于疫情防控重点对象。

唐莹雅赶紧拨通社区党委书记高建明的电话。“我马上到!”军人出身的高建明风风火火。不到半小时,他们敲响了田刚家的门。

“一步也不能出门吗?吃穿用品都没怎么准备呢!”“有什么困难你们尽管提,社区一定做好保障!”随后,唐莹雅送上居家医学观察告知书,然后测量体温、消杀楼道……不知不觉,时间已是晚上11点多了。

1月30日下午1点多,唐莹雅的电话又响了,是田刚打来的,“家里缺菜了,能不能帮我们买个冬瓜?”“没问题,我马上去超市。”

超市就在社区斜对面,唐莹雅上到二楼蔬果区。“超市没有冬瓜,要买点别的菜吗?”唐莹雅打开微信,跟田刚妻子联系。“那就帮买点白萝卜吧,两个,谢谢啦!”

半个小时后,唐莹雅把装着萝卜的塑料袋放在了田刚家门口。

2月1日下午,唐莹雅接到田刚电话,“我父母的降压药快吃完了,我要买点药送给他们,正好还要给他们送一些生活用品。我开车出去,戴上口罩,这样可以吧?”

“我来帮您买,送上门。”随后,就出现了文章开头的一串镜头。

2月4日下午,田刚夫妇居家医学观察到期,唐莹雅手提一个果篮来到了田刚家。再次量了一家人体温,唐莹雅送上果篮,“祝贺回归正常生活!”“多谢你们,这段时间可麻烦你们不少!”双方相视一笑。

浙江杭州市亭趾社区

群策群力筑防线

本报记者 方 敏

“现在是‘逢进必查’,记者同志,请量一下体温。”说话间,正在值守的党员黄风顺拿起测温仪,身后“疫情防控检查点”几个字格外显眼。

这里是浙江杭州市余杭区亭趾社区,有居民8628人,其中流动人口5627人。

为了更加有效地防控疫情,社区所属的4个小区都只留一个门进出,值守人员24小时在岗。近来像黄风顺那样的值守人员,在亭趾社区共有50多人,防控工作有条不紊。

从湖北归来的夏女士回到小区后,接受居家隔离观察。社区居委会主任陈小燕和几名志愿者轮流值班,24小时做好服务响应、生活保障。

“现在,我一直待在家里,用手机下单买生活用品。社区工作人员会把东西送到我家门口,并定时上门收取生活垃圾。”夏女士说。

“为避免造成小区居民不解和恐慌,我们全力做好信息公开。”陈小燕告诉记者,居民有问题可直接在业主与社区居委会的微信沟通群里提问,不管什么时间,很快就有回应。

在小区走访,记者看到,小区公示栏、单元电梯口等地,都贴有居家医学观察注意事项,街道责任人、家庭医生等信息完备。

“非常能够理解社区的做法。现在虽说不能出门,但生活并没受多少影响。”还在隔离观察的陈先生告诉记者,“2月3日是我儿子6周岁的生日。我们在网上订了蛋糕,社区工作人员很快送到了家门口,还送上了生日祝福。”

“感谢你们奋战在一线。我们一定做好隔离观察,不添乱!”陈先生在微信朋友圈里写道。

居民信任理解,社区全力服务。2月1日上午,亭趾社区嘉丰小区组织小区里的40多名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发动党员带头参与社区的排查、服务等工作。在党员的带领下,不少居民也自发参与防控工作。

“党员带头,群策群力。我们要用更好的服务、更严的防控,来回报社区居民的理解与信任。”陈小燕说。

湖南长沙市弘高社区

将心比心的服务沟通

本报记者 何 勇 申智林

“妹子!妹子!”湖南长沙市天心区暮云街道弘高社区一栋居民楼下,居委会主任张海军把车停下,对着楼上刘女士家的窗户喊道。同行的警务室工作人员易建忠、张江如等不及,提起袋子就往楼上跑。

袋子里的食品,都是居家隔离观察的住户通过微信请求采购的。他们成了这些住户的代购员和快递员。

社区部署防控疫情伊始,党支部书记彭正清和张海军就把社区干部、工作人员、党员发动起来,挨家走访近万住户。

1月26日,社区网格管理员戴娜和同事上门摸排,关注到李金华(化名)一家。李金华在武汉工作,年前回到弘高社区居住。

1月28日,李金华被确诊患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5户有过密切接触的家庭需要居家隔离观察,其中两户就在弘高社区。

“既要防控住可能出现的风险,也要保障好隔离人员的日常生活。”彭正清说。

由社区干部、卫生服务中心医生、警务室工作人员和党员志愿者等5人组成的小组,负责联系一户,全程保障需求。张海军这一组对接了其中刘女士一户,母子三人在家。

“噔噔噔噔”,易建忠、张江如的脚步踏得瓷砖铺的楼梯发出声响。一转角,正碰上给楼道消毒的清洁工许正强。看见人来,许正强“咿咿呀呀”打招呼。他是听障患者,负责居民楼外的公共区域卫生。疫情发生以来,社区干部逐户上门宣传,特意叮嘱许正强的妻子严芳:除了出门做清洁,能不出去就少出去。

不承想,许正强第二天就自发到隔离住户所在的楼栋里做起楼道消毒。社区干部来劝,严芳却说:“老许有装备,比你们有经验。”

楼道里,3个人6只手一通比划,谁也没明白。许正强笑起来,拿脚蹭蹭地,这下意思清楚了:这楼梯刚消毒完,还湿滑,慢点儿。

易建忠和张江如一到刘女士家门口,就听见门内有声响,却不见门打开。他们心里明白,这是刘女士为他们着想,减少接触。放下物品下楼不多时,张海军的手机上就收到刘女士发来的致谢短信。

目前,弘高社区共排查出34名从武汉回来的居民,都在社区服务保障下居家隔离观察。

版式设计:张丹峰

(责编:黄莎、杨晓娜)

推荐阅读

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一把提琴出确山(人民眼·返乡创业)   一间不起眼的农房里,六七名妇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飞,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细琢成提琴琴头。在河南省驻马店市确山县竹沟镇,像这样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详细】

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向着强省、高地、家园,中原儿女愈战愈勇   愈战愈勇,始得玉成。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面对严峻复杂的形势,河南全省上下逆风破浪、危中寻机,战疫情、抓发展、保民生,经济呈现持续恢复向好态势,全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3%左右……【详细】

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关注河南频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