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101岁老教师朱美琳:3代18人坚守教育事业

尚明桢 霍亚平
2021年09月10日08:16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我入党65年了,家里19个党员,18个老师,四世同堂。”河南开封鼓楼区大纸坊街的胡同里,101岁的老教师朱美琳精神矍铄,她语带自豪地指着家里墙上贴的“教师榜”,激动的双手微微颤抖。

“教师榜”上,“以德为魂,学会做人,以能为本,教书育人”的家风家训在这个教育世家赓续相传。

1940年,20岁的朱美琳开启了她最美好的事业:教书育人。

1955年,朱美琳来到开封市东棚板街小学任校长,也就是现在的开封一师附小。当时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新中国各行各业都在加速复苏。朱美琳带着全校师生同吃同住、半工半读搞建设。在这里一干就是15年。

“看到国家发展变化那么大,浑身都是劲儿。”那时,朱美琳经常“夜里激动地睡不着”。她下定决心,要把工作搞好,把书教好,以此来报答党的恩惠。

“记忆中,妈妈总是那么忙,老是夜里十二点多才回来。”长女李临君说,有年冬天晚上,妈妈的同事慌慌张张地来到家里,“赶紧走,恁妈要生了,你赶紧过去招呼着。”五妹李宏君差点出生在办公室。

产后一个月,朱美琳便重返岗位。“被子卷起来,围一圈,俺妈去上班,就把老五放里面。经常四五个小时不吃一口奶,我放学回来,掀开被子,一股热腾腾的屎尿味儿。妹妹哭得时间久了,脸上、耳朵后面,脖子上都是湿疹。”李临君心疼地说。

朱美琳顾不上自己的孩子,对别人的孩子却“关爱有加”。为了解决同事“工作忙,没时间和精力照看孩子”的问题。1976年,朱美琳东奔西走,提议创办了开封市教育系统第一所幼儿园——开封市教育系统幼儿园,解决大家的后顾之忧。

在朱美琳的影响下,四世同堂37口人中,有18位人民教师。他们默默奋斗在教育一线,践行着“以德为魂,学会做人,以能为本,教书育人”的家风家训。

李临君姐妹5人曾被誉为教育战线“五朵红花”。在一届届学生口中,她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李妈妈”;在同事的口中,她们又被亲切地称为“李姐”。把学校当家,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把同事当做亲人,在30多年教学工作中,她们用勤恳、敬业、热情、奉献赢得了学生、同事和家长的称赞尊重。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在家风家训的浸润下,如今的年轻一辈仍然坚守赓续着家族精神。

外孙女王璐璐是开封市金明中学的一位语文教师。今年47岁的她患有严重的膝关节炎,经历了多次手术,膝关节已退化成70多岁的程度。为了不耽误学生上课,她忍着剧痛始终坚守在教学岗位上。爬楼梯疼得直掉眼泪,但只要一走进教室,永远是最灿烂的笑容。她所教班级成绩一次次名列前茅,背后是因积劳成疾造成的三级伤残。

“姥姥是我们家的超级偶像。我们家的这棵大树之所以枝繁叶茂,全都归功于她对我们的真切教导。我们‘师三代’,要将这种良好的家风家训传承下去,为教育事业奉献光和热。” 外孙女马婧说。

从业16年来,马婧先后荣获教育部、河南省优质课一等奖,及开封市师德先进个人、开封市青年五四奖章,还被选派至中央团校进行学习培训。这个暑期,她又被抽调至开封疫情防控指挥部教育专班,信息排查、整理数据、疫苗接种、开学方案……

“来拍一张全家福,大家一起说茄子,奶奶看镜头笑笑。”记者提议。

“她听不清,想叫俺姥姥笑,只用跟她说一句话。”外孙女姜楠笑着说,一家人会心一笑。

“妈,去北京不去?去看看首都吧。”

“去!”朱美琳应声接话,笑容在这个期颐老人的脸上瞬间蔓延。窗外树木葱郁,那份绿意依然如春日般烂漫,释放着生命的活力。树干上春日萌发的嫩芽,已日渐丰硕,日见茁壮。

(责编:黄莎、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防疫中的七夕
  • 河南第一封高考录取通知书已送达
  • 点赞暴雨中的橙色身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