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人民网>>河南频道

新春走基层| 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

2023年01月15日09:33 | 来源:人民网-河南频道
小字号

ICU科室工作医护与急诊科医护合力,将病人平移至病床上。人民网 张毅力摄

人民网柘城1月15日电(张毅力)“嘀、嘀、嘀……”随着红灯闪烁 ,河南省柘城县人民医院ICU重症监护室病房内,特护病床旁的心电监护仪发出紧急预警。

屏幕上的蓝色数字显示65,血氧饱和度严重偏低,正常值应该在95%以上。

“快!”

“快!”

“快!”

“患者极度缺氧,很可能心脏骤停。”

“高流量吸氧,戴好球囊面罩,准备气管插管。”

科室主任王本才带领医护人员迅速到位,紧密配合。5分钟后,“咚、咚、咚......”有节奏的心跳声平稳响起,血压、氧饱和度恢复正常。

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叩背辅助治疗,对于长期卧床、不能有效咳痰的患者,可以减轻局部组织的压力、促进痰液排出、保持呼吸道通畅。人民网 张毅力摄

最近,像这样与死神赛跑的一幕幕几乎天天在ICU上演。

1月11日上午9时许,在柘城县人民医院南院区四楼ICU门外,焦急等待的家属三三两两簇拥在一起,大多沉默不语。

“谢谢大家,请让一让,让一让。”走廊内,不时有医护人员推着病人,急匆匆冲向ICU。跟着奔跑的家属在门口停下脚步,抱在一起痛哭,不时有人前来拍肩安慰。

门内,医护们日夜无休,全力抢救。无数盏白炽灯照耀下,每张特护病床上的病人大多显得非常安静,身体上的七八条管线连接着多台仪器,或急促或平缓的呼吸声和呼吸机发出的轰隆隆声交织在一起。

前一秒风平浪静,后一秒可能生离死别。“从15个床位加到19个,ICU已经达到了极限。”王本才介绍,科室38名医护人员带病坚持工作两班倒,虽然借调了7名外科人员,但人手依然捉襟见肘。

超强度工作间隙,医护人员要“外卖”补充体力。人民网 张毅力摄

为了抢救垂危的生命,ICU医护人员挖掘最大潜能,守护生命的最后一道防线。对大多数人来说,不管是“阳了”还是“阳过”,感染新冠病毒后最好的良药是休息。然而对于医护人员来说,“休息”已成了一种“奢侈品”。

科室护理治疗组组长梁红娴是县人民医院双职工家庭,丈夫张学明在手术室从事护理工作。前段时间梁红娴和公公、婆婆以及两个孩子相继感染新冠病毒,她高烧到39.8°C,但只在家休息了一天就带病上岗。

孩子高烧时,梁红娴还在ICU忙碌着,只能抽时间通过视频指导家人用药。“一边是在生死线徘徊的病人,一边是哭闹着喊妈妈的孩子,每当这个时候,我也只能偷偷抹泪继续在岗,科室和医院双职工的情况不止我一个人。”

“主任,产二新收治了一位病人,情况危急,请你赶紧去会诊。”

上午10时许,刚忙完查床工作,产妇二科打来求助电话。从1400多张床位加到2600张左右,面对潮水般汹来的病人,柘城县人员医院甚至把办公室、储藏室都改成了临时病房,产科等科室也都增加了重症病室,王本才除了参与重症抢救,还要不断在多个科室之间穿梭,分身乏术。目前,门诊和各病区患者的数量已经平稳下降。

医护人员在查看患者身体,了解肌体健康状况。人民网 张毅力摄

晚上20时许,ICU白班医护人员基本忙完手头工作,目前监护治疗的16名患者病情都非常平稳。紧接着,夜班医护人员开始查看交接记录,挨个察看病情,又一个无眠之夜拉开帷幕。

寒冬终将过去,春天定会到来。柘城县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院长闫文栋根据目前病情分析,100多万人口大县扛住了新冠病情爆发的“第一波”,没有出现医疗挤兑。年关将至,为了防止可能由于人口大规模流动引发的新的病情高峰,柘城县各级医疗机构正在完善基础设施,充实医疗资源,做好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准备。

(责编:尚明桢、徐驰)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视频
  • 卢旺达留学生爱吃中国妈妈包的饺子
  • 惊艳!用中国传统色打开锦绣山河
  • 新年迎好运!"七彩祥云"现云南大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