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千里南水润北国
10年前,清冽甘甜的南水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陶岔渠首奔涌而出,沿着千里长渠一路北上。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所在地和核心水源区,淅川,这个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的小县城,扛起了守护一库碧水的担当。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次大规模移民,淅川36.8万人搬离故土,成为全国水利移民第一大县;10年来,全县累计造林50余万亩,造林面积连续17年居河南省县级前列,公益林面积居河南省县级首位,森林覆盖率达61.7%;10万库区群众转型发展特色林果和中药材产业,吃上“生态饭”,走上致富路。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渠首俯瞰。淅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今年9月下旬,笔者来到淅川县探访陶岔渠首、移民新村、生态产业基地和石漠化治理重点地区,实地感受当地为守好一库碧水作出的不懈努力。
护水 千方百计守好一库碧水
丹江口水库横跨豫、鄂两省,河南省淅川县、湖北省丹江口市携手共护一库碧水。在淅川境内,丹江口水库水域面积达506平方公里,占库区总面积的48.2%。让清水长润、碧水长流,是淅川发展的根基。
金秋时节的丹江口水库,碧波荡漾、壮美如画。笔者跟随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环境监测站的工作人员乘船入库,开展水质检测。只见工作人员熟练地用特制容器从深水区取水,现场检测并录入数据。
“经过现场检测分析,水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Ⅱ类,部分指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类。”化验员石亮向笔者展示了检测结果。
“近5年,水库水质基本稳定在地表水Ⅱ类标准,深层I类源头水甚至可直接饮用,大家可以尝一尝。”南阳市生态环境局淅川分局副局长张廷才,将现场提取的深层水倒入杯中。笔者接过一杯喝下,入口甘甜。
在淅川,守水、护水是重中之重。水库周边及入库主要河流设置了12个水质自动检测站,每天进行4小时一次的自动检测,实时上传数据。配合每月一次的人工检测,组成了立体水质监测网络。
“库区划定了一级、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每一级保护区内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都有严格规定。我们主要负责库区执法,重点打击非法捕捞、整治三无船舶等。南水北调让咱这小地方出了名,很多游客慕名前来。环境好了,旅游也跟着发展起来。”库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五支队队长王光理说得实在。
淅川可谓人人参与护水。不仅有近300人的城区河流及库区重点部位护水队,全县15个乡镇还组建了2000余人的环库乡镇护水队,建立了8000余人的清漂、护水、护林队伍,常态化开展库区生态环境保护。
水库上游,紧邻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大石桥乡,因为一方碧水青山吸引了民宿投资方。随着水源地生态环境越来越好,丹江湿地生态系统安全稳定,保护区的鸟类从100多种增加到510多种,监测发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达10种。
“过去守着大片湿地,周边没开发,老百姓没收益。现在由专业的运营方盘活土地,打造不同类型的民宿。每到节假日,一房难求。”大石桥乡相关负责人明洋说。
如今,淅川县已成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拥有国宝级珍稀动植物80余种,“东方宝石”朱鹮、“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均在淅川丹江口水库流域发现,成为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的有力证明。
移民 良好生态的守护者,更是受益者
来淅川的人,都要去看九重镇的陶岔渠首。这是南水北上的起点,是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标志性建筑。
邹庄移民新村距离渠首仅3公里,这里的700多名村民都是库区移民。村子小、人口少、产业体量小,邹庄村发展一度遇到瓶颈。渠首边上,保水责任大。要发展,还是要走生态路。淅川县提出“大邹庄”战略,将邹庄村与邻近的4个村联合成立党支部,汇聚更多力量推进乡村振兴。
九重镇邹庄村草莓种植大棚鸟瞰图。淅川县委宣传部供图
“一方面成立合作社,流转土地发展草莓、莲藕、猕猴桃等特色种植;另一方面挖掘移民文化、红色文化和田园生态文化,打造了15个红色旅游观光点,集红色研学、农耕文化研学、农旅休闲于一体,周边500多名村民到集体经济组织工作。生态生金,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百万元,日子红火起来。”邹庄村党支部书记邹玉新说。
同样是移民,在水库边上经营农家乐的张小伟从鱼老板成为护水员。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以来,淅川县取缔库区水上餐饮船及5万余箱养鱼网箱,家中三代以捕鱼为生的张小伟,积极响应号召,第一时间上交了渔船渔具,“上岸”办起了农家乐。
“刚转型时,心里担忧,怕挣不到钱。没想到这些年,人气越来越旺,赶上节假日都要限流,周边省市的游客也来这吃鱼、观光。”在香花镇宋岗码头,张小伟的农家乐开得红火。从2020年起,淅川县春季禁渔期延长至半年。一年时间,张小伟一半开网捕鱼、一半专心经营生意,还当上了丹江口水库的义务清漂员,忙得不亦乐乎。
护生态、谋致富,守着“大水缸”、握着“水龙头”的淅川县,探索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绿色产业链,谋求水清与民富双赢,让库区群众享受到更多生态红利。
产业 吃上“生态饭” 鼓起“钱袋子”
荆紫关镇全庄村,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一间闲置的旧校舍,却生产出了远销海外的柳编工艺品,年销售额突破百万美元。
全庄村党支部书记赵建伟,也是豫淅柳编创始人。他带领乡亲们让柳编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种柳、编柳、柳篮出口三产融合,产业、创业、就业三业并举。
为了守好丹江水汇入水库的屏障,淅川县在荆紫关镇、大石桥乡等乡镇的丹江沿岸种植杞柳,过滤和净化水质。周边村民就地取材,利用柳条编制工艺品,实现了在家门口灵活就业。
几年前,赵建伟把精致的柳编工艺品带到了广交会上,一下子吸引了很多海外顾客。从那以后,全庄村的柳编工厂成为全县唯一获得出口权的村办企业,来自海外的订单源源不断。
淅川县荆紫关镇赵庄村村民在编柳编。李雪山摄
“过去村里搞养殖,有污染,现在是绿色环保产业。我们已经有200多亩的种植基地,订单多的时候有50多人来干活儿,赶上抢大单,上百人一起忙活。”小小柳条,带动了更多村民增收致富,赵建伟难掩心中喜悦。
这边柳条变“金条”,那边荒山变青山。马蹬镇双泉观村位于丹江口水库东侧,村后是一座石漠化荒山,一荒就是几十年。
石漠化造成地表植被减少,大雨冲刷带着泥土、砂石冲入丹江,会对水库库容、水质造成影响。2022年,马蹬镇启动双泉观国土绿化试点示范项目。
“石头山上种树不容易,山路要人工开凿,背挑肩扛把树苗运上山,在上边挖穴配土,就这样种下了20多万棵树。”护林员张涛难忘造林时的情景,“现在我的任务就是巡山,一天转20公里不在话下,一个月至少巡25天,主要看有没有植被破坏、火灾隐患和病虫害。费那么大力气种下的树,可要好好保护啊!”
如今,一座座荒山变青山,山下的村庄也摒弃容易造成污染的传统种植,转型发展金银花等优化生态的绿色产业,村民“一地生三金”,吃上“生态饭”,鼓起“钱袋子”。
给大山披上护水“绿衣”,淅川县向石漠化发起挑战,造林做法和经验在全国推广。截至目前,淅川县已累计投入资金20亿元,治理石漠化38.2万亩,在库周荒山打造5000亩以上石漠化造林点12个,造林成活率达90%以上。(来源:淅川县委宣传部 作者:王音 张磊 )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 评论
-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