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河南各地

林州市黃華鎮:“1234”解鎖基層治理幸福密碼

2025年08月05日16:48 |
小字號

“莫書記,俺家房后那條土路,一下雨就成‘小河’了,愁人!”桑園村王大爺在微信群裡的求助剛彈出,網格員的回復立刻跟上:“大爺,您放心!這‘單’我們接了,馬上辦!”

黃華鎮位於林州市城區西部,西依太行千峰疊翠,東瞰林州萬家燈火,紅旗渠一干渠縱貫全境。作為城鄉融合發展先行區,黃華鎮大膽探索,創新構建“1234”高效能治理體系,集民智、凝共識、聚人心,蹚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城鄉融合治理新路。

一網統攬身邊事

清晨,身著紅馬甲的網格員們便開始了一天的巡邏。“走街串巷,我們就能將村民的需求及時收集起來,村民滿意,我們就有干勁!”一位網格員講述著他的日常工作。這些點滴服務,正是黃華鎮以黨建引領基層高效能治理的一個縮影。

在黃華鎮黨委的統籌謀劃下,25個村被科學細分為81個網格,並配備了162名網格員,一張精細高效的服務網絡已然織就,將群眾的身邊事悉數統攬其中。黨員們走上講台,充分利用主題黨日等活動,組織法律法規、基層治理等業務培訓,助力網格員化身群眾的“貼心人”。派出所警員則與網格員緊密協作,發揮“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聯合走訪入戶,有效解決群眾糾紛。依托“網格員、黨員、警員”的三員聯動機制,全鎮已累計開展志願服務3500余次,成功推動解決群眾反映的急難愁盼問題80余個。他們忙碌的身影丈量著網格的方寸,一件件“心頭愁”,在一個個腳印中化為了“身邊暖”。

雙線融合惠民生

全鎮150余家農家樂民宿帶動4000余人就業,農戶年均增收1.6萬元,亮眼成績的背后,是黃華鎮扎實推進“線下產業壯大”與“線上智慧治理”雙線融合的生動實踐。

“守著家門口就能開民宿,這日子越過越紅火了。”郭家園村老李的笑聲,詮釋著安居與樂業的“雙向奔赴”。黃華鎮堅持“強村帶弱村”模式,選定旅游強村魏家庄村與周邊村庄進行產業聯建,綜合各村的集體經濟水平,整合發展資源,推進村與村之間的資源互補。

“拍張照片上傳平台,網格員馬上就來處理!”一位黃華鎮的農家樂老板對網格化管理系統贊不絕口。這套系統的深度接入,為黃華鎮的高效能治理插上了數字化翅膀。通過專項培訓,網格員們熟練掌握了數治平台的操作技能,將平台功能與全鎮81個物理網格緊密融合。如今,網格員隻需指尖輕點手機屏幕,便能實時接收、精准定位並快速獲取群眾上傳的各類訴求,“當天響應、快速解決”不僅是一句承諾,更成為服務常態。

三治聯動聚民心

在廟荒村枝繁葉茂的老皂莢樹下,每晚都聚集著議事納涼的村干部和鄉親們,這裡生動映照著黃華鎮“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的實踐。

“自從有了‘村約2.0’,鄰裡糾紛就拿到樹下說道,很多問題大家說出來,評評理,自然而然地就解決了。”廟荒村依托升級的“村規民約2.0”,鄰裡糾紛在樹蔭下調解,20余起矛盾糾紛實現“小事不出院”。

“網格員老李常在這講安全,查出我家隱患立刻整改,一定要為游客提供舒適、安全的旅游環境。”民宿老板插話。網格員常在皂角樹下宣講安全知識,村委聯動鎮派出所、市場監管等部門,對民宿安全等八大領域常態化巡查執法,守護村民游客安全。通過“最美黃華人”評選、“紅白理事會”等活動倡樹道德標杆,激發崇德向善的“最美效應”。

法治立規、德治潤心、自治聚力,三股力量在老皂莢樹下擰成一股繩,鑄就了廟荒“全國文明村”的淳朴鄉風與和美生活。

四維協同增效能

網格如針,穿引各方力量。黃華鎮以“網格+”模式為引擎,通過“網格+警格”“網格+調解”“網格+志願”“網格+行業力量”四維力量,依托“網格吹哨、部門報到”機制,確保群眾訴求“有呼必應”。

“喂?派出所嗎?這裡需要協助矛盾調解!”黃華鎮派出所接到桑園村網格員電話,稱與村內兩戶人家因修路問題發生矛盾,雙方情緒激動,希望民警前來共同調解。網格民警在五分鐘內直抵現場,迅速穩控雙方情緒,防止事態升級。

“都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調解專家老莫隨即介入,引導雙方吐露心聲。隨著談話深入,心結漸開,此時,巾幗志願者精准發力,根據前期摸排,迅速厘清矛盾根源。調解關鍵時刻,黃華鎮司法所等相關部門無縫銜接人員到場,提供權威法律意見,經過多方專業力量協同作戰,終使二人握手言和。

“隻有部門聯起來、民心聚起來、網格動起來,才能書寫好‘人民至上’的時代答卷。”黃華鎮黨委書記王艷文分享著高效能治理的心得。下一步,黃華鎮將繼續探索“1234”善治密碼,深化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讓這裡不僅是望得見山、看得見水的詩意棲居地,更是留得住鄉愁、跟得上時代的善治新樣板。(來源:林州市委宣傳部 作者:高曉峰 鄭清琦)

(責編:霍亞平、徐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視頻
  • 博物館銅鏡為何背面示人
  • 一杯春茶的含“金”量是多少?
  • 河南林州:上好“行走的大思政課”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