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布會現場 慎志遠攝
人民網鄭州12月18日電(記者慎志遠)12月17日晚,在牙買加首都金斯敦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十五次會議上,太極拳成功通過評審,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18日下午,河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新聞發布會,重點介紹太極拳申遺和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系列活動的具體情況。
太極拳發源於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自明末清初陳王廷在溫縣創編,至今已有近400年歷史,逐漸衍生出了楊氏、武氏、吳氏、和氏等諸多流派。2005年,中國武術協會授予焦作市“太極聖地”稱號。2007年,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中國武術協會先后命名溫縣為“中國太極拳發源地”“中國武術太極拳發源地”。 2006年,國務院公布陳式太極拳為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太極拳被文化部正式推薦申報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河南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賀振華在發布會上表示,自申遺工作啟動以來,在文化和旅游部的悉心指導下,在河南省委省政府的統籌部署下,焦作市聯合陳氏、楊氏、武氏、吳氏、李氏、和氏、王其和等太極拳七大社區共同開展申報工作,經過堅持不懈的努力和大量艱苦細致的工作,終於申遺成功。
“太極拳融合了健身、養生、悟道等功能,蘊含著‘天人合一、剛柔並濟、內外兼修’的內涵,被譽為中華武術的精粹、東方文化的瑰寶,是黃河文化具有重要代表性的符號,是中國連接世界的重要國家名片。”賀振華說,太極拳入選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成為河南又一個具有世界影響力的文化旅游品牌,對於推動河南“中原功夫文化”等文化品牌走向世界具有重要意義﹔對於打造雲台山、嵩山、太極拳、少林拳“兩山兩拳”區域生態文化旅游融合示范帶,促進文化和旅游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河南文化旅游強省建設,在新發展格局中展現新作為具有重要作用。
據悉,為進一步在海內外叫響太極拳品牌,在文化和旅游部的牽頭指導下,從即日起到本月20日,太極拳七大社區所在的河南、河北、北京、天津4省市文化和旅游部門,共同在焦作市舉辦太極拳傳承發展大會。期間,將舉行開幕式、太極拳匯演、太極拳保護傳承發展研討會、太極拳推廣等系列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