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民補貼,抽油煙機、全自動洗衣機、熱水器……現在購買家電有優惠補貼,名額有限,抓緊時間報名。”進入冬季,記者的朋友圈裡經常能看到一些惠民補貼廣告,還列出了具體優惠的家電機型及價格。
記者看了看具體機型,發現其中少有大眾知名的品牌,多是一些不知名甚至沒有聽說過的品牌。以一款熱水器為例,標注原價超過2000元,但優惠后的購買價隻需要500多元。乍看之下折扣確實誘人,然而記者在一些電商平台搜索同容量熱水器機型,一些知名品牌相同容量的機型大部分價格都在600元至1000元。如此一對比,看似誘人的價格其實也不低。記者還發現,目錄中有些品牌和機型,從商標到外觀都涉嫌仿冒名牌產品。
惠民補貼促銷活動的本意是向老百姓讓利,但在一些地方卻變了味。有的參與優惠的品牌良莠不齊,甚至以次充好﹔有的虛標高價,再打著惠民補貼的旗號低價促銷,牟取不正當利益﹔還有的沒有相關資質,產品質量也不過關。前不久,西部某省就披露,一家日化企業在當地鄉鎮做“愛心慰問”的促銷活動,8桶洗衣液原價288元,現場隻需100元。然而,市場監管部門經過調查卻發現,這家企業的經營資質涉嫌造假,其售賣的產品查不到相關商標信息,在正規銷售渠道中很難找到。
在農村干部和群眾看來,惠民補貼活動的背后通常有政府部門的公信力作為背書,因此對參與活動的產品比較信任。記者採訪了西部某省農村的一位村民,他表示現在物流渠道比較發達,大部分年輕人通常選擇網購,對惠民補貼活動不是很感興趣,“但有些上了年紀的村民不習慣網購,看到優惠力度這麼大,即使對產品品牌、性能、質量等並不了解,也會選擇購買,因為覺得這是政府補貼的家電,質量上肯定不會差。”但據記者調查,目前在農村開展的惠民補貼活動,很多都是商業行為,並未向監管部門備案,也並非政府組織。
“一些商家看中了農村消費市場的巨大潛力,利用農村消費者辨別能力不強的弱點,打著惠民補貼、公益活動的幌子,售賣不合格商品,侵害的卻是消費者的權益。”北方民族大學經管學院副教授馬瑞說,政府惠民補貼、企業愛心捐贈,農民享受實惠,這本是一件好事,但要避免“劣幣驅逐良幣”,要讓合格產品佔領農村消費市場。
“監管部門及基層政府應加強監督管理力度,可以選擇與質優價廉、口碑好的品牌進行深度合作,以發放優惠券等方式刺激農村消費市場,不斷提升農村消費市場的質量水平。”馬瑞建議,“此外,還要注意為農村市場把好進口關,不能讓不合格產品鑽空子,不能讓農村群眾掉進不法商家的促銷騙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