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州市黃河路第三小學賈睎曈作品《黃河母親我愛你》
□頂端新聞·大河報記者郭兵文張琮攝影
3月1日,古柏渡豐樂櫻花園盛裝開園,看著12萬株國櫻盡情綻放,粉染黃河兩岸,全國政協委員、河南綠色中原集團董事長宋豐強感慨萬千:從小在黃河岸邊長大,連續14年提交關於黃河的提案。在2021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記者見到了宋豐強,今年兩會,他重點撰寫了《關於盡快出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體細則助力高質量發展落地實施的提案》。
在宋豐強看來,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幅黃河畫像,就像鄭州市黃河路第三小學賈睎曈小朋友所畫,她是哺育我們的母親河,是我們中原文化的搖籃。
宋豐強認為,“自然風光+黃河文化+慢生活”的休閑生態系統是沿黃生態保護示范區建設的重點。協調好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城市發展空間的關系,統籌好生產、生活、生態三者之間的布局是關鍵。他建議從三方面入手,盡快出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具體細則。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成立由國家層面牽頭,按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盡快出台符合發展實際的《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實施細則》,配套出台專項行動計劃和實施操作辦法,促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盡快落地實施。
二是建議由自然資源部、水利部和黃河水利委員會因地制宜,編制體現當地省情、河情的國土空間規劃,留足符合高質量發展的生態、生產、生活用地。“比如科學規劃布局生態農業標准化種植基地,以及配套的農旅、文旅產業項目,建設一部分易拆除、可移動的生態衛生間、生態停車場、沿黃游客服務中心及其它必備的配套設施。”宋豐強舉例道。
三是堅持以點帶面,謀劃重大項目。統籌建立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項目庫,在文化藝術、數字科技、生態農業、文化旅游等領域,有計劃、分步驟規劃實施重大項目,明確重大工程項目時間表、路線圖、責任狀,建立重大項目動態調整機制。例如依據河南“十四五”規劃和2021年度重點任務安排,適時啟動鄭州黃河中央濕地公園建設,依托鄭州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實驗區開展生態休閑旅游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