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鄭州6月2日電(記者王玉興)6月1日,河南省交通運輸廳舉辦2021年河南省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周活動,活動以“科技賦能 智領交通”為主題,吸引全國有實力的科技企業、科研院所和高校,廣泛參與河南交通運輸行業科技創新,推動5G、區塊鏈、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與交通運輸深度融合,提升河南交通運輸核心競爭力。
交通運輸科技創新周現場。河南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河南交通運輸系統把科技創新作為行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大力推動科技興交、人才強交,聚焦智慧綠色,持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在科技引領行業、激發創新活力等方面取得了突破發展。
據了解,以裝配式波形鋼腹板組合梁橋關鍵技術、裝配化施工技術、玄武岩纖維應用技術、混凝土振動攪拌技術、焊接機器人、5G、北斗等為代表的“四新技術”已經在河南交通建設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國家優質工程、魯班獎、李春獎、詹天佑獎等一系列工程創優成果遍地開花。
河南交通運輸系統積極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交通運輸融合發展,打造“一中心、四平台”智慧交通框架體系。將北斗導航等技術廣泛用於營運車輛、船舶的實時監管,構建“互聯網+統一指揮+綜合監管”的三級監管體系和運行機制,推進治超非現場執法,完成“四級聯網”系統建設,實現治超從傳統“人海戰術”向“機器換人”的轉變,採用大數據分析精准打擊違法違規營運車輛。
交通運輸綜合監管平台啟用后,全省日均違規事項發生量也由最高峰的2300余條下降到近期的300余條,下降率87%,有力維護了道路運輸市場正常秩序,“兩客一危”行車安全隱患逐步減低,群眾出行更加安全。
同時,“互聯網+”出行服務的綜合應用,讓河南在國內率先開通無人駕駛公交,全面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全省公交實現電子支付,客運場站和地鐵實現“人臉識別”乘車,交通一卡通聯通全國,道路客運售票全國聯網,群眾出行更加便捷。
交通運輸綜合監管平台。河南省交通運輸廳供圖
在科技創新的支撐下,河南省將為交通運輸建設、養護、運營、智能管理等行業發展加載科技之芯,繼續加大各研發平台與人才隊伍建設,不斷提升科技研發水准,打造創新動力競相迸發的良好局面。
“十四五”時期,河南將圍繞中部地區崛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要求,著力實施高速鐵路“拓展成網”、民航機場“強樞增支”、高速公路“13445工程”、普通干線公路“暢通暢連”、內河水運“通江達海”等一批重大工程,著力打造“以鄭州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為主,洛陽、商丘、南陽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為副,其他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聯動發展”的多層級綜合交通樞紐體系。
蓬勃發展的河南交通。河南省交通運輸廳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