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源市王屋山区的白菜花盛开,绿中间黄,扮靓了山乡。王天定 摄
“108间房,一年交税1800万!”
——解决现有问题,留足发展空间
“民宿旅游不等于旅游民宿,后者只是房子,前者是一种业态。正因为此,《条例》单列一节肯定了民宿旅游的法律地位,这在国内的立法实践中尚属首次。”谈到民宿旅游时,王立国举了个例子,浙江某景区有108间民宿,一年缴税达1800万元,这个数字令人震撼。
针对河南旅游业发展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亟待回应的现象,条例都做了探索性的规范和回答,同时为未来的发展留下相应的空间。对民宿经济的规定只是其中之一,依法规范,有利于做强做大产业“蛋糕”。
王新民介绍,结合河南文化大省、农业大省的实际,《条例》单列一章“旅游新业态培育”,对文化旅游、乡村旅游、民宿旅游以及工业旅游、研学旅游、体育旅游、康养旅游等其他业态分节进行规定,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和制度创新。
针对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旅游业的影响,条例进行了正反两方面规定。未经许可,私自利用微信公号、QQ群、户外论坛等组织出游,危及游客自身安全,需要消耗大量公共资源营救,违反公平正义原则,条例对此进行明确禁止。同时,为了发挥信息技术、媒体对于旅游业发展的促进作用,条例也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该创新营销、推广模式,运用新媒体、新平台等开发新市场,推动旅游业发展。
针对文旅行业发展中存在的不按照规划私搭乱建,污染环境,游客毁坏文物、不遵守公序良俗,导游欺诈游客,旅游企业、网站涉嫌违法经营等问题,条例赋予了文化和旅游主管部门相应的执法和处罚权力。
据悉,明确赋予文旅部门对景区的执法权,在国内文旅地方立法实践中也属首次。
同时,《条例》还在某些细节上体现了人性化考量,比如第21条明确规定,应该合理配置景区男女厕所比例等。
《条例》实施后的首个“五一”假期,是进入常态化疫情防控阶段后的第一个小长假,河南省累计接待国内游客1692.11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9.26亿元。
展望未来,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姜继鼎说,出彩中原的美景已经在全域旅游示范县——新县徐徐展开:有门无票,有景无点,有区无界,从城乡到景区,浑然一体。处处青山绿水,遍地竹林环绕,空气清新香甜,人人和蔼可亲,生态、文化、旅游无缝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