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色文化賦能 鋪就小康精神文明底色
“要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據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強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紅色基因傳承好,確保紅色江山永不變色。”
這是去年9月1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新縣的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時所說的話。
信陽是革命老區,是無數先烈們曾經奮斗過的地方,無論是將軍縣,還是何家沖、鄂豫皖革命紀念館,似乎都向大家昭示著那曾經屬於信陽的崢嶸歲月。如何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弘揚大別山精神,是擺在信陽黨委、政府面前的一項艱巨的任務和光榮的使命。
游客在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參觀。人民網霍亞平 攝
鄂豫皖蘇區首府革命博物館率先作出反應,開展“銘記紅色歷史、傳承紅色基因”為主題的送展送課活動、發揮中小學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的作用,打造系列紅色教育課程、開展征集革命文物活動,已經征集到530多件(套)。未來,還將擴建展館,深化國家一級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等創建工作。
劉小妹是革命烈士劉名榜的孫女,她和丈夫繼承了革命前輩優良傳統作風,生活勤儉,待人謙和。直到2013年大別山干部學院品牌課訪談式教學“大別山紅旗不倒”邀請劉小妹作訪談嘉賓,出現在公眾面前時,大家才知道她是革命后代。
回憶往昔艱苦生活,劉小妹給記者講起爺爺為了躲避敵人“倒穿草鞋”的故事,依然熱淚盈眶。“我去大別山干部學院講課都是公益的,我想把這種精神傳遞下去,希望年輕人要理解長征和長征精神,讓長征精神在新時代發揚光大。”
紅色文化是紅色旅游的依托。眼下,紅色旅游正在煥發出勃勃生機。信陽市委書記喬新江表示,近年來,信陽搶抓機遇,建設紅色基因庫,以新縣鄂豫皖首府舊址、紅二十五軍長征出發地——何家沖紀念園、光山花山寨會議舊址等經典景區(點)為主線,打造“紅軍長征精神”游徑﹔以許世友將軍故裡、將軍石景區為依托,打造“將軍故鄉”游徑......建立紅色教學體系方面,擁有30多個橫跨鄂豫皖三省的現場教學點和信陽、何家沖、固始等3個教學基地,承辦各類培訓學員達17萬余人,大別山(新縣)紅色教育游品牌價值達38.62億元。
同樣依托歷史文化,特色小鎮“司馬光小鎮”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設著。
下午4點鐘,日頭正晒。剛剛走進司馬光小鎮,依然有游客在荷塘邊拍照打卡。清波倒影,荷紅草綠,寬敞平坦的水泥路,儼然一副新農村的模樣。
小鎮因著名的政治家、史學家、文學家司馬光兒時常來這裡嬉戲玩耍而得名,有著豐富的農耕文化以及優質的自然山水田園風光。為弘揚司馬光文化、全面建設中國智慧之鄉,以“一寨一河一渠九峰十八園”的為載體的項目正在推進。
“司馬光小鎮的開發被列為當地政府重點建設項目,范圍有三個村,規劃區域面積10余平方公裡,定位為‘司馬光兒時生活樂園’。 以動漫娛樂、拓展培訓、科技體驗等為手段,形成以親子游樂、少年拓展、文化體驗、國學教育、文化交流為特色的智慧游樂及文化體驗,打造一個集成式的東方少年智慧體驗大本營。”光山縣縣長王建平介紹說。
綠色,是信陽看得見的一抹亮色﹔
紅色,是信陽看不見的扎實底色。
七十余年的奮斗沐風櫛雨,從紅色革命老區到綠色生態城市,老區人民努力拼搏,堅持不懈,紅色文化深深根植在老區人民的血液中,大別山革命老區的綠色致富路也越走越寬廣,放眼望去,綠色的廣袤山野上正不斷生長出新的希望,生機勃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