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發布規劃讓“千年大運河”名片亮起來

2020年01月21日11:26  來源:人民網-河南頻道
 

人民網鄭州1月21日電(王佩)到2025年,河南省的大運河文化遺產實現科學保護、活態傳承、合理利用,綠色生態廊道全面建成,力爭實現鄭汴洛旅游通航和衛河主要點段旅游通航……1月20日,河南省政府新聞辦發布《河南省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實施規劃》(簡稱《規劃》),河南大運河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

2014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大運河,主要由京杭大運河、隋唐大運河、浙東大運河三部分構成。其中,河南段主要指隋唐大運河通濟渠、永濟渠及京杭大運河會通河台前段,包括洛河、汴河、衛河、會通河4個遺產段落,流經洛陽、鄭州、開封、商丘、焦作、新鄉、鶴壁、安陽、濮陽等9個省轄市和鞏義、滑縣、永城3個直管縣(市),核心區共包括40個縣(市、區),已探明的河道長度為686公裡,遺產面積約200平方公裡。

“河南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也是隋唐大運河的源頭和核心區域,是大運河河道路線最長、流經古都最多、運河遺產最為豐富的省份,地處‘一帶一路’、黃河與大運河空間重疊區域,加強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高質量打造大運河河南段,既是我省使命擔當,也是重大發展機遇。”省發改委主任何雄在發布會上說。

因此,《實施規劃》按照國務院2019年2月頒布的《大運河文化保護傳承利用規劃綱要》要求,突出河南特色和地位,秉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統籌資源、環境、交通、產業等要素,提出把河南大運河打造成為中華歷史文明核心展示區、旅游文化生態融合創新區、大運河文化開放合作先導區、城鄉融合發展示范區。

在規劃范圍上,《實施規劃》劃分了核心區、拓展區和輻射區,並在空間布局上,謀劃了“兩軸三極七片區”空間布局:依托隋唐大運河南北兩段運河,根據沿線城鎮歷史地位、文化資源等,打造沿通濟渠古都發展軸、沿永濟渠古城發展軸;發揮洛陽、開封、鄭州三大古都歷史資源富集優勢和輻射帶動作用,打造運河示范城市;通過打造通濟渠洛陽片區、通濟渠鄭州片區、通濟渠開封片區、通濟渠商丘片區、永濟渠焦新片區、永濟渠安鶴片區、大運河濮陽片區,構筑大運河實體與地域文化伴生共榮的集中展示空間。

《實施規劃》從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利用、河道水系治理、生態環境保護修復、“一河攬千年文明”旅游精品、“運河+”融合新業態培育等方面謀劃了五大類專項工程。同時,圍繞《實施規劃》的主要任務,重點謀劃了璀璨文化帶十大工程、綠色生態帶十大工程、繽紛旅游帶十大工程項目。

據何雄介紹,《實施規劃》實施期為2020-2035年,遠期展望到2050年,其中,到2025年,大運河文化遺產實現全面保護,大運河水量保証率進一步提高,實現適宜河段旅游通航,生態空間布局基本形成,河湖水質明顯改善,大運河旅游基礎設施條件和公共服務保障能力顯著改善,一批文化旅游精品線路和大運河統一品牌基本形成。到2035年,大運河文化遺產實現科學保護、活態傳承、合理利用,綠色生態廊道全面建成,力爭實現鄭汴洛旅游通航和衛河主要點段旅游通航,“千年運河”文化旅游品牌具有較高知名度和吸引力。“展望2050年,文化遺產保護傳承水平全面提高,‘千年運河’文化旅游品牌享譽中外,大運河宣傳展示中原文化、彰顯文化自信的亮麗名片作用更加突出,一條盡覽華夏文明、彰顯中原文化的大運河以全新姿態展示在世人面前。”

(責編:於思遠、楊曉娜)

推薦閱讀

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一把提琴出確山(人民眼·返鄉創業)   一間不起眼的農房裡,六七名婦女促膝而坐,小小刻刀在手中上下翻飛,毛糙的木料很快被精雕細琢成提琴琴頭。在河南省駐馬店市確山縣竹溝鎮,像這樣大大小小的提琴加工作坊有122家……【詳細】

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向著強省、高地、家園,中原兒女愈戰愈勇   愈戰愈勇,始得玉成。在剛剛過去的一年裡,面對嚴峻復雜的形勢,河南全省上下逆風破浪、危中尋機,戰疫情、抓發展、保民生,經濟呈現持續恢復向好態勢,全省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1.3%左右……【詳細】

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關注河南頻道微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