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欒川老君山風光 霍亞平 攝
“計較那三兩歲,有意思嗎?”
——擴大景區門票減免范圍,倒逼“門票經濟”轉型
洛陽63歲的退休教師老張和3個同齡老伙伴到豫北某市自駕游,4人轉了2個景區,雖已享受半價優惠,但門票依然花費560多元。錢雖不多,卻夠老張家一個月的菜錢。退休了,本該好好玩玩,很多老人怕花錢才不肯出來。
起草組在調研階段發現,目前全國多數景區規定70周歲以上免門票,有些則是規定65周歲。
“70歲以上,還有多少人能腿腳利索到處旅游?”王立國介紹說,調研階段,不少部門、群眾提出降低老年人免門票年齡。但有的地區、部門和旅游企業擔心減少門票收入,希望定到62歲或者63歲。
幾經調研,起草組還是將“依托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應當對六十周歲以上的老年人免票”寫進第82條,並得到省人大常委會通過。
與此類似,考慮到經濟社會發展進步,人民營養水平提高帶來青少年平均身高的增長,《條例》將免票的身高門檻提高到了140厘米。據悉,將這兩項舉措寫入法規,屬國內首次。
同時,第82條還規定,對人民警察、國家消防救援人員實行門票免費,亦屬國內首次。
對“面臨危險時逆向而行”的這兩個群體,河南“以立法的形式向他們致敬”。
什麼是“依托公共資源建設的景區”?通俗的講,可以用三個詞來概括:老天爺、老祖宗、老百姓。
老天爺,從旅游資源來講,是指老天爺賜予的自然景觀,比如山水自然旅游資源“三山一水”,伏牛山、大別山、太行山、黃河等。
二是老祖宗留下的人文景觀,從旅游資源來講,是指老祖宗留下的文化文物古跡遺存,比如龍門石窟、少林寺等。
三是老百姓創造的包含老天爺和老祖宗兩項內容成分的或者有政府財政資金投入而建造的現代景觀。比如清明上河園等。
王立國說,82條擴大門票優惠減免優惠群體范圍,就是要倒逼旅游業轉型升級。
談及“門票經濟”,王立國頗有痛心疾首之感。三年前曾到江蘇某景區考察,正好看見幾十輛河南旅游大巴浩浩蕩蕩拉來上千名游客,一行人頗為自得。
誰知,景區負責人卻有幾分不屑,“別看你們河南來的游客多,我們也就是賺個門票錢。”調研才知道,人家早就不靠刷人頭、賺門票生存,餐飲、住宿、文化消費才是大頭。上千號人可能還比不了珠三角一車人在當地留下的消費多。
坐收門票,疏於內容、設施、文化建設,阻礙了河南旅游業的轉型升級。克服和消除“門票經濟”在文旅經濟中的高佔比,勢在必行。
為此,條例還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應制定有利於旅游業高質量發展的產業政策,促進其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支持開發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產品,將具有河南特色的工藝品、農副產品等打造成旅游商品知名品牌﹔在合適地區建立旅游商品展銷中心,促進文旅商品和旅游產品消費。
“為了減少條例實施初期帶來的沖擊,省人大常委會將門票價格減免政策補償的法定任務,分解到省發改委、省財政廳、省國稅局等相關部門,對市場主體進行適當扶持、財稅補貼等。”河南省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王新民表示,已經為條例的實施建立了相應的配套、過渡措施。
![]() | ![]() |